宁波银行2020年报的个人贷款增速45.61%直接拉动了贷款整体增长30%,使生息资产增速快于计息负债实现净息差的上升。从结构性调整上保住了净息差,宁波银行净利差比净息差高,有很多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这部分资产换成生息资产,实际上净息差会更高,债券的交易本质还是挣一个息差,宁波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占比非常高,比其他银行高很多,其他银行主要是房贷。
在存款利率完成换锚后,政策利率对金融机构资产端和负债端的传导将更加顺畅,国内无风险利率进一步下行的一大障碍已经扫清了。在我们看来,原因是推动国内无风险利率下行的需求更迫切了,商业银行息差压缩空间有限,必须进一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什么因素促使一年多的时间内央行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事实上,央行在2021年2月初曾表示,存款基准利率作为整个利率体系的压舱石,要长期保留。
可以说,7天逆回购利率和1年MLF利率已经成为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基准利率,其变动将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新的利率传导体系下,央行制定7天逆回购利率和1年期MLF这两个债券市场的政策利率,通过MLF利率引导商业银行资产端的LPR利率,LPR利率和市场决定的10年国债利率的变化进而带动商业银行负债端存款利率的变化。沿用了多年的存款基准利率淡出历史舞台,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与10年国债收益率和1年期LPR利率挂钩。
银行可根据自身情况,参考市场利率变化,自主确定其存款利率的实际调整幅度。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在推进存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对银行的指导是柔性的。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因此,根据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2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
在商业银行的负债端,尽管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利率和MLF利率多次下调,但这些负债占比很低,其结果是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下行缓慢,二季度净息差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15年10月,央行最后一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后,尽管贷款端基准性利率多次下调,但存款基准利率一直保持不变。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各个商业银行根据自身信用情况,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进行加点,开始差异化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标志着国内存款利率的定价机制发生了变化。事实上,这是2015年10月以来,国内商业银行存款利率首次下调,其后,主要股份制银行也跟进下调存款利率。A:9月15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活期和1年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调5bp和10bp,其他各期限定存下调幅度也达10bp或以上,Q:请问重阳投资,如何看待国内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及后续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