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二、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三、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四、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五、自然人之间借款对利息约定不明确,视为没有利息。
1、个人 借款 利息多少合法民间借贷利率最高是利息多少是合法的。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15.4%,民间借贷年利率受国家保护,也就是说每年利息不超过15.4%。最高法出台新规,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标准,明确确定了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的上限,取代了原“两线三区以24%、36%为基准”的“规定”。
借款自然人之间的支付合同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应当认定为不支付利息。合同约定的借款-1/和借款的自然人之间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相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注意,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单的融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显而易见的是,民间借贷的随意性和风险性很容易引发很多社会问题。
2、个人 借款 利息法律主观性:利息民间借贷合同是双方约定的,双方约定的利率只要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牌价的4倍,就是合法的;超过的属于高利贷。“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2019年8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如果民间借贷合同构成高利贷,则无效,没有法律效力。
否则利息的一部分以上不受保护。借贷可分为有息借贷和无息借贷,其中公民之间生产经营借贷的利率可适当高于生活借贷的利率,生活贷款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两倍。《合同法》第211条第2款规定:“自然人支付借款-1/时,不得违反借款-2/相关限制-,也就是说,借款出借人与出借人在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以约定利息但利息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利率的四倍,上级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