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胡说,我明明存了300万,怎么就剩1块钱了?河北张家口,阿祥将自己手头上的300万元,通过转账,现金交易的方式给了当地信用社主任,当时的说法是信用社为了拉存款,有点帮忙的性质。可是三年后,当阿祥去信用社准备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却告诉阿祥,他的这个存折账户却只有1元,据了解,阿祥当年将300万元交给信用社主任后,当日就拿到了由信用社开具的一个存折,存折上当时载有两笔存款,一笔是300万,还有一笔是1元。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该行以年代久远,没有存档为由,拒绝兑付田阿姨61年前的存单是否合理合法呢?虽然当年的一笔巨款存了61年后,却变成了一顿饭钱,令人唏嘘,但田阿姨说,不管该行给多少利息,她都接受,把钱取出来,只是完成姥姥的一个心愿,至于能拿到多少钱,她也不在乎。后来,管事的还帮田阿姨算了一下利息,存单是半年期的,半年利息是2元多,接下来的就按活期算,利息一共是11元多,取出来的话,连本带息也只有52.86元。
在调解员的协调下,管事的和上面沟通后回复称,存单的档案确实找不到了,经核实,存单是当年村民用实物在村里做的投资。当调解员问及为什么这笔钱取不出来时,该行管事的解释称,该行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并不是他们不愿帮田阿姨把钱取出来,而是因为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找不到存档,无法辨别存单的真伪,另外,以前的货币兑率和年利率也因为时间太长而难以核算清楚。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他们一起再次来到该行。
@雷神看法田阿姨儿子认为,因为柜员都是年轻人,不知道以前的情况,所以分辨不出存单的真假。令田阿姨没想到的是,她和儿子去了好多次,该行都没有帮她办理业务,说是时代太久远,已分辨不出存单的真伪,田阿姨急得都哭了,虽然存单是破旧了点,可上面的盖章和字迹都是清晰可见的,怎么会辨不出真伪呢?田阿姨心里非常激动,她想把钱取出来,也好完成姥姥的心愿,由于年纪大了,来去不方便,她便叫上儿子,一起去存款行取钱。
田阿姨已经90高龄了,一次整理衣物时,在床底下的箱子里发现了一张破旧的存单,田阿姨仔细一看,这张存单是61年前的,金额是41.6元,她突然想起这是姥姥给她的养老钱,姥姥离世后,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慢慢的,田阿姨就把这张存单给忘了。可该行却称:存单已无法辨别真伪!田阿姨整理衣物时,在箱子底下发现了一张61年前的存单,总金额41.6元,她多次去存款行取钱都遭到拒绝,没让小额管理费吃了,这个巳经很好了//@雷神看法:河北,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