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子办了张宝贝成长卡,计划每月往里存1000元,一直都在实施,一旦金额累计到一万元,就存个定期,就当强制储蓄了。宝贝成长卡当时给的利率较一般普通卡要高一些,三年期的是3.85,我刚知道的时候还挺惊喜的,可就在昨天,卡里又凑够了1万,准备再去存个定期三年,可一看,利息变成了3.25,我不确定,所以到对面的银行咨询了下,结果工作人员给予的回复就是3.25,而且调整有段时间了,好吧,存个钱,挣点利息可真难,干啥把利息降了啊,难道要逼迫我们这些储户买理财。
当然,网友们也是意见不一,这不,网友A说,我们钱太少,没啥存的必要,一般随手就花了。也有的网友说:孩子年龄太小,开户比较麻烦,可以直接买成保险,每年还能有利息,也不错。我真的想说好羡慕,这俩孩子等长大成人,起码每人20万的创业资金有了吧!刚刷到一位宝妈,这位宝妈,说他家有俩儿子,老大11岁,老二8岁,她一直给她们攥着,都22万了。娃的压岁钱该怎么处理呢?
本来高兴的去转存定期,可柜员说你这个不能享受3.25的利息,瞬间把我搞懵了,我说我这是宝贝成长卡啊,降息之后也应该是3.25呀,他说,不行,3.25的利率有最低要求,需要2万元起存,我说不是吧,宝贝成长卡起存金额不是很低?只是觉得现在存钱挣个利息太不容易了,前段时间还3.85的利息,6月以后就只有3.25了,今天差点被柜员搞的3.25都保不住。今天抽空又给娃定存了一万元三年期的,利率3.25%。
那么既然我国校园缺少这类教育,父母在家庭中便很有必要补全,父母可以适度地循序渐进地教给孩子理财的知识,这为孩子未来的成长与生活将提供不可忽视的大帮助。日本在这一方面要做得好很多,日本的学校中会教会孩子如何使用银行卡,会教会孩子们稳健的理财知识。这样的结果是孩子的教育会产生极大的断层,许多孩子在毕业后根本不知道银行卡怎么用,不知道理财产品分为哪几类,不知道怎么自评风险等级。这些都是空白。如何正确节俭,如何理财?但是如何理性消费?
无论哪一种,都是不健全的。这样的孩子会掉进欲望的陷阱,会超额消费超前消费。第二种的父母不断溺爱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纵容孩子不加节制地浪费。在这样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会陷入消费自卑心理,会无形之中降低格局。如今有一些家庭的经济教育难免畸形,最典型的分为两种:第一种的父母时刻斤斤计较,孩子想要什么也不给买,不断告诫孩子不可以消费,一分钱也不给孩子。
我觉得这样的家庭经济教育方式很值得推崇和学习,这不仅能令孩子更早明白赚钱的不易,还能更早培养起还有的理财意识。在一年的时间里,孩子一共收入1570元,充分体验了一把赚钱和理财的乐趣,看到一则新闻觉得挺有趣的: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消费观,山东济南的一位父亲教自己10岁儿子理财知识:孩子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孩子每积累50元并交给父母保管一个月,便可以得到10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