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一女士在小区花费20万元买了一个地下车位,结果却变成了消防通道。而开发商既不肯退款也不肯调换,事情是这样的:该女士是檀府印象檀玥小区的业主陆女士,当初,陆女士和丈夫肖先生要在这个小区购买房屋,但在置业顾问的要求下捆绑销售车位,一个车位20万元,付款后,并签订了购买车位的合同。
2016年10月,住建部发文要求,开发商违法进行捆绑销售的,将可能被采取书面警示约谈通报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措施2016年11月,市住保房管局等四部门联合发文,要求重点查处捆绑销售车位,恶意提高车位销售价格等不正当经营行为2017年杭州特别协调小组调查部分楼盘涉嫌捆绑销售高价车位行为2017年市房管局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住房及其地下车位销售行为的通知严禁捆绑搭售,对未按本通知要求执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一经查实,除责令限期整改外,一律暂停网签资格,一律暂停后续预售证办理,并列入严重失信企业名单。好在有关部门一直在积极应对。难道任由开发商和银行联手收割购房者?那么,从这个角度看,只要限价依然不合理,倒挂依然大,市场持续火热,那么捆绑销售车位的乱象就很难被根除。
说白了,它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策这只无形的手,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开发商和银行的这些骚操作和乱象,直接原因是市场火,根源在于低限价和高倒挂。而从银行的角度看,金融宽松,银行也终于抓住了一次难得的多放贷的机会。也难怪开发商对捆绑车位销售趋之若鹜。如果只靠自然流速,去化速度肯定要慢很多,这样就不能快速拿到回款,获取大量现金流。如此大的一块肥肉,开发商怎舍得轻易放弃?
拿一个改善大盘为例,一千多个车位,假如全部卖完,这笔收入起码得有4-7亿。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利字。为什么捆绑销售屡禁不止?摇个红盘,不一定都是投资客即便是投资客,做到转手就赚百万的也只是极少数。而在我看来,这场博弈中主要的弱者,最后输的,还是买房人。甚至有大佬在朋友圈说道:没想我也有被收割的一天!但好歹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强买强卖被迫当韭菜让人很不爽,买卖已经变了味。
有时候真的是购房者自身的问题,但借流水征信假离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确实在不少楼盘都存在。开发商和银行总有各种原因卡贷款。申花某盘二三期捆绑2个车位银行才给放贷,铁路北双文澜学区预期红盘,购房者选中160方大户型同样被告知需同步购买2个车位,还有世纪城大型商业综合体旁某红盘,绿汀路某红盘,勾庄钱二的一些粉红盘......从本土品牌房企到外部大鳄,从老面孔到初来乍到的新面孔,捆绑车位销售仿佛心照不宣一般。
早期茶水费号子费乱象跌出,开发商疯狂暗示,言语胁迫,甚至捆绑天价车位这两年楼市又出现技术性流摇不买车位就享受不到购房优惠等骚操作还有因不买车位加不了销售被踢出购房群等现象。而且楼市越是热,越是卖方市场,市场乱象就越多,杭州捆绑车位从2016年开始几乎就没停过。捆绑车位相信很多人都被潜规则过,杭州这次可能真的要重拳出击了!捆绑车位要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