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施工双方约定保证金产生的利息按照3分计,能否支持?最高法院认为:对康某公司、刘某年而言,承诺书中载明:该项目保证金产生的利息为月息3分计,起算时间为2016年7月20日,利息截止时间为该保证金全额退还之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案涉承诺书中约定的年利率为36%,明显超过法律规定,且某建公司在一审亦是按照法律规定范围内主张按照年利率24%计算利息。
1、 民间 借贷法定 利息怎么规定的民间借贷规定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所报利率不得超过四倍。只要双方约定的利率没有超出这个范围,就受法律保护。如果利率超出此规定范围,借款人应支付超出部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 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牌价四倍的除外。
2、怎么确定 民间 借贷中的 利息In民间借贷,借贷双方最有可能产生矛盾的是利息。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1) 借贷双方对是否有约定利率有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以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利息。(2)当事人对利率标准有争议的,可以在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标准内确定利率标准。(3)计息中借贷,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即不允许放高利贷。
说明这个规定不是惩罚性的。(4)贷款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否则不受法律保护。这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是惩罚性的。如果违反这一规定,可能会被法院判决为/123,456,789-3/同期贷款利率。然后,可以要求或不要求最初商定的倍数。(5)若双方因借贷外币与台币发生争议,贷款人可允许以相同货币偿还。如果借款人没有相同的货币,可以参照还款时的外汇汇率用人民币偿还。
3、 民间 借贷的 利息怎么确定法律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11条规定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中未约定或者未明确约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贷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关于限制贷款利率的有关规定,因此,如果借款时未约定利息的支付,或者利息超过了法律规定。如果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不会支持债权人的请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不付款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应当认定为不付款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