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流动资金不足,西安建工发布特别风险提示公告称,该公司票据本息兑付存在不确定性。湘财Plus注意到,第三方评级机构大公国际2024年已连续6次下调西安建工主体信用等级,目前该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B+,评级展望维持负面,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简称21西安建工MTN001)信用等级为B+。
据西安建工8月14日披露的兑付安排公告,21西安建工MTN001应于2024年8月18日兑付本息,受宏观环境、行业下行及地产调控等因素叠加影响,目前该公司应收账款回款滞后导致缺乏流动性资金,债券偿付压力较大,兑付本息存在不确定性。
上述债券发行金额4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利率为5.50%,到期应偿付本息为4.22亿元,主承销商交通银行、海通证券,存续期管理机构为交通银行。
△西安建工。
西安建工表示,因公司流动性资金不足,应兑付的21西安建工MTN001本金及利息存在兑付风险。目前,公司正在全力推进项目回款、统筹资金安排,并将通过召开持有人会议等方式持续与债券持有人积极沟通债务解决方案,力争与债券持有人就兑付事宜达成可行方案。
西安建工还透露,该公司已与部分持有人签署了注销协议,约定公司与部分持有人协商一致同意注销21西安建工MTN001,注销面额为1.51亿元,并共同配合完成后续注销手续。目前,债券注销流程尚在办理中。另据注销协议法律意见书披露,前述所指部分持有人是国民信托。
公开资料显示,西安建工是在西安本土崛起的大型国有建设企业集团,公司组建成立于2009年6月,2017年通过与世界500强企业绿地控股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率先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了股权的多元化配置,成为绿地控股集团成员企业。
2023年西安建工首次出现巨额亏损。据该公司年报,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89亿元,同比下降59.59%,为连续四年下滑,实现净利润-9.07亿元,同比下降212.78%,为连续五年下滑,同时也是首次出现亏损。
湘财Plus注意到,2024年2月以来,第三方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已连续6次下调西安建工主体信用等级,仅8月份就下调3次,从AA+降至A,又从BBB+降至B+。最新评级报告显示,大公国际决定调整西安建工主体信用等级为B+,评级展望维持负面,21西安建工MTN001信用等级调整为B+。
△西安建工主体信用等级变化情况。
大公国际表示,因21西安建工MTN001到期日临近,但西安建工仍未提供明确的偿债资金安排,同时西安建工及子公司多项负面事项仍未解决,上述情形对西安建工的信用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大公国际具体解释称,西安建工及子公司多项负面事项持续存在,仍对业务经营及履约能力产生影响。截至公告出具日,该公司仍存在部分应收类款项欠款方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房建业务涉及已发生债务违约的房企仍存在坏账及资产减值风险,该公司及子公司信贷逾期、票据逾期、持有股权被冻结及多家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等负面事项仍未解决,此外截至2024年6月末尚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较小,公司业务经营及履约仍受到上述事项的负面影响。
另据西安建工2023年年报披露,发行人存在包括票据逾期、法律诉讼、股权冻结、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信贷逾期等多项负面逾期,大多数负面舆情无法短期内解决且出现持续增加的情况。
△西安建工年报风险提示。
票据逾期方面,截至2024年3月末,西安建工本部票据逾期余额6345.1万元,子公司西安市建总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票据逾期余额2940万元、西安建工物流设备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票据逾期余额2450万元、西安建工集团(贵州)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票据逾期余额2300万元、绿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票据逾期余额2962.21万元。
查冻扣、股权冻结及失信被执行人方面,截至年报披露日,该公司本部共涉及司法案件169笔(其中作为被告136笔,案件金额7307.39万元)、被执行人1笔(被执行总金额25.25万元)、裁判文书103笔(其中身为被告85笔,案件金额7232.15万元)、股权冻结1笔(西安建工本部持有的西安建工站改项目建设有限公司6000万元股权被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
子公司西安市建总工程集团、西安建工交建集团、西安建工绿色建筑集团、西安建工第五建筑集团、西安建工第一建筑集团、西安建工第七建设集团、西藏秦都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存在一定风险。
西安建工及其下属子公司西安市建总工程集团、西安建工交建集团存在多笔贷款逾期尚未解决,已被进出口银行、恒丰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四家金融机构起诉。
统筹/新湘财 撰文/湘财Plus
-END-
*重要说明:湘财Plus所有文章引述的数据或信息均来源于文中所提及公司的定期报告、临时公告、官方发布及媒体报道等公开渠道,并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经得起验证,信息经得起查证。如存在可能的错漏,请给我们留言。
#图文夏日征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