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凭借其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电商市场的繁荣发展,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获取更多利益,采取了“好评返现”的手段,诱导消费者进行虚假评价。
好评返现,是商家通过提供现金或优惠券等方式,诱导消费者给予正面评价。不少商家采取了十分隐蔽的方式,将“好评返现”的信息通过小纸条、小卡片等方式附在商品包装中。商家通过返现引导消费者给出好评,看似“互惠互利”,实则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商家通过利益诱导消费者,会影响商品和服务的正常评价,使得评价本来所具有的展示商品服务体验的功能被消解,误导潜在消费者。
“好评返现”属于违法行为,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被明令禁止。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也要求经营者不得编造用户评价,不得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利诱用户作出指定好评、点赞、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
通过返现方式诱导消费者给出虚假好评,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因此,要给泛滥的“好评返现”戴上“紧箍”。
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不正当评价竞争行为,提高商家的违法违规成本,对弄虚作假等不法行为严惩不贷,将多次违法的商家列入“黑名单”,严重者甚至可以实行禁业,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平台则要履行好管理责任,完善评价规范制度,优化评价体系,依托大数据技术,提升对刷好评行为的监控识别能力,并设置相应的惩罚机制,对商家的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倒逼商家遵守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促进商家形成正当竞争、诚信经营的意识,确保平台的公平性和诚信度。
对消费者来说,应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好评返现”产生的成本其实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面对如潮好评,消费者不要被小利诱惑,作出虚假评价,要增强诚信观念、法治意识,不当“好评返现”的拥趸。收到“好评返现”小卡片,遇到商家索要好评,消费者应向平台和相关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