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称,我国发现了一种价值万亿的新型能源,储量十分丰富,可以供人类使用3900年。
不仅如此,
这种能源一旦用上,就会彻底打破传统的能源结构,比起污染严重的石油等,新能源没有污染不说,效率还高,潜力巨大。
如此宝贵的资源,
引得一些国家纷纷上门寻求合作,希望能解决资源短缺的难题,
就连美国都红了眼。
那么,这种新型能源究竟是什么?能做些什么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部分内容存在杜撰情况。
能源的惊人潜力
这种新型能源名叫干热岩,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源形式,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为高效、低碳、清洁的能源选择。
这种能源蕴藏于地下3至10公里深处,是一种温度超过150℃的高温岩体,其特点是致密不渗透,且不含水或蒸汽。
干热岩能源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由于其高温特性,可以有效地用于发电,为我们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此外,它还可以用于供暖系统,为建筑物提供热能,特别适合在寒冷地区使用。
在石油工业中,干热岩能源也找到了重要用途,可以用于强化石油开采,提高油田的产量。
它不仅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电需求,还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必要的能源支持。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干热岩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干热岩资源的发现在中国其实已有一段时间了。
早在2016年,就有重要进展被报道。
报道称,中国在青海共和盆地取得了重大突破,科研人员在3705米深处发现了一个温度高达236℃的高温干热岩体。
当时,该勘察院水文地质所的主任景晓东做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预测。
他表示,仅仅在威海市文登区的一处干热岩资源地,即使只开发利用其中2%的能量,就足以满足整个山东省38年的能源需求。
景晓东形象地比喻道,这一发现的价值"不亚于找到一座大型金矿"。
而且由于热量来自地球内部,这种能源几乎无处不在,不受天气、季节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可以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此外,干热岩的储量丰富,相当于全球化石燃料能量的数十倍,其开发潜力之大,足以影响未来全球能源的命脉。
中国干热岩资源情况
根据最新的评估,中国陆域干热岩资源量高达856万亿吨标准煤,其中可采资源量约为17万亿吨标准煤。
这意味着,按照2016年的能源消耗标准,中国的干热岩资源可以使用3900年。
中国在干热岩能源领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12年,当时在吉林松辽盆地钻探了第一口干热岩科学试验井。
2017年,中国在青海共和盆地成功钻探了4000米深的亚洲最深干热岩井,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国家战略的支持是中国干热岩能源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十三五"规划中,干热岩能源被列为重要发展方向。
国家在资金、人才、技术和示范工程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干热岩能源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技术方面,中国在钻井技术、热能提取和发电技术等关键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不过在全球干热岩能源开发领域,法国的苏尔茨项目堪称典范。
这个项目不仅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干热岩开发案例,更是唯一一个实现稳定商业化发电的干热岩项目。
相比之下,中国在干热岩能源开发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我国的干热岩技术主要集中在资源调查和基础研究领域。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发现,如山东威海地区的优质干热岩资源,但在实际开发和利用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干热岩能源的影响
从国际地位的角度来看,中国在干热岩技术领域的突破无疑将提升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话语权。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中国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
然而,通过在干热岩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中国正在向世界展示其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也为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和能源合作中赢得更多主动权。
其次,干热岩技术的突破将对全球能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传统的能源市场长期以来被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所主导,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供需关系和利益格局。
而干热岩作为一种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其大规模开发将打破这种传统能源市场的垄断局面。
这不仅意味着能源供给方式的多元化,也将重塑全球能源贸易格局,为能源进口国提供更多选择,减少对传统能源出口国的依赖。
此外,干热岩技术的突破也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一次重要展示。
能够攻克干热岩开发中的诸多技术难题,表明中国已经站在了这一领域的世界技术顶峰。
这不仅增强了国人的自信心,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干热岩技术很可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
谁能在干热岩勘探、开发、利用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领先,谁就能在未来的能源竞争中占据优势。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始终保持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
我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干热岩开发的技术和经验,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正积极与沿线国家加强在干热岩能源领域的合作,为这些国家的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干热岩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仍面临诸多挑战。
这需要我们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推动干热岩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大力发展干热岩等新能源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合理利用现有能源资源,确保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只有多管齐下,统筹兼顾,才能真正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干热岩:“可供中国使用3800年”的清洁能源?》
光明网——《可采资源量相当于14亿吨标准煤!河南干热岩资源研究成果“国内领先”》
兰州城关政法反邪教——《刚刚,央视突然宣布一个大消息!又发现新能源了,可以用39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