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保财险积极落实省市政府和监管部门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功能,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完善农险产品体系,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业务,持续创新产品、加强保障、优化服务,以金融活水滋养绿水青山。
目前,淮安人保财险已在全市中心乡镇建成综合性农网服务机构18家,依托服务机构和众多站点,探索构建集农业保险、支农融资、承保理赔、农技服务、农资管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着重解决好乡镇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充分保障重要农险供给。持续推进农险“提标、扩面、增品”工作,稳步扩大关系粮食安全的重要农产品保险供给,在关乎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等重要领域的保险服务工作上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截至2024年8月,已开办农业险种33个,基本涵盖我市规模类农业生产类别,共为全市6.4万户农户提供农业生产保障56亿元,承保小麦153万亩,承办区域覆盖面居全市前列。
丰富地方特色保险产品。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在做好传统重点种养险种基础上,结合淮安地方规模类农业生产类别和特色项目,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全力打造“一县一品”工程,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创新险种。2024年,新开办池塘水产品养殖综合气象指数、小麦节气气象指数、秋熟作物节气气象指数保险等4款险种,共为农户提供6.9亿元风险保障,不断发挥农险强农惠农作用。
切实维护广大农民权益。进村到户为农民提供农业保险咨询、承保、理赔等服务,多举措降低农民损失,创新开展理赔绿色通道、大灾应急、线上理赔等农险服务模式,健全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机制以及灾害天气和病虫害预警机制建设,组建农险服务专家库,配足作业服务力量,优化理赔流程,不断提升农险理赔服务质量。截至2024年8月,已支付赔款8262.5万元,惠及农户2.2万人次。
创新优化农险服务机制。开展“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教室+田间”农业技术培训,建设农作物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水保宝水质监测”系统,通过在保前、保中、临灾、灾中、灾后五个环节全面嵌入风险减量服务,实现农业保险从传统的“灾后”补偿转向“灾前”预防预警、“灾中”快速响应、“灾后”精准理赔,切实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接下来,淮安人保财险将继续把自身发展融入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不断拓宽农险服务广度和深度,持续优化农险承保理赔服务质效,推动农险高质量发展,为淮安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更有效的安全保障。
通讯员:李馥雅
融媒体记者:杨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