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如何“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代表委员们认为,应该从供给端创造更好的消费产品和场景,既要有“高大上”的战略性布局,也要有着眼于城市活力的战术性安排。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源。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认为,扩内需、促消费,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从供给端创造更好的消费产品和消费场景。他举例说:“比如,今年春节《哪吒2》这个爆款票房已经将近150亿,在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里排第一,全球影史票房榜排第七。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说明老百姓还是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和意愿的,只要我们能够提供更好的消费产品和场景,老百姓还是愿意消费的。所以我觉得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更好地去做科技创新,通过文化创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从供给端扩大我们的消费场景,提高我们的消费品质,从而更好地去促进消费。”
此外,田轩认为,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将创造更多发展机会。“这会大大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体验感,从而降低我们对国外某些单一市场的需求。从提高有效投资的角度讲,它也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帮助经济结构进行优化,扩大产业投资、科技创新,对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亮今年全国两会最关注的就是提振消费。他认为,要拉动内需,既要有“高大上”的战略性布局,也要有着眼于城市活力的战术性安排。
汤亮表示:“我建议一些商场多引进些三四线城市的地方特色餐饮小吃,多集聚一些人气。对那些空荡荡的商厦、关闭已久的商铺,政府可以出面协调,在租金上是否有下降的空间。鼓励各地特色菜走进大城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城市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层次。”
此外,汤亮认为,发放消费券是提振消费的有力举措,不过,各地消费券的发放既要有线上的,也要有线下的,要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
“针对老年群体的消费券发放,应该多采用线下形式,发放点最好设在居民社区里。无论是消费券的使用,还是以旧换新、老年人优惠午餐等,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全过程的监管。”汤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