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显示,3月5日蔚来控股有限公司新增合肥建翔投资有限公司与安徽高新舆文蔚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两者分别持股3.4602%和1.3841%,合计注资比例达4.8443%。此次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从78.57亿元增至82.57亿元,总投资额由164亿元提升至192亿元,新增融资约28亿元。不过蔚来尚未对此公开回应。
2024年,蔚来累计交付221,970辆,同比增长38.7%,距离全年23万辆目标仅一步之遥。其中,3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蔚来占有率稳居第一,ET5、ES6等“5566”系列车型贡献超60%销量。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60.28亿元,同比增长19.5%;净亏损155.25亿元,同比持平,但第三季度整车毛利率提升至13.1%,较去年同期增长3.2个百分点。
2025年1-2月,蔚来累计交付27,055辆,同比增长48.76%。2月单月交付13,192辆,同比增长62.22%,其中新品牌乐道首款车型交付4,049辆,占比达30.7%。
蔚来过去十年累计研发费用达530亿元,占历史亏损总额的53%。2024年蔚来前三季度研发投入94亿元,远超理想和小鹏。尽管技术沉淀为其构建了护城河,但高投入也拖累了盈利进程。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蔚来现金储备为422亿元。财报显示,2018年-2023年,蔚来累计亏损已经达到866.3亿元。按照计划,今年蔚来的目标是全年销量翻番,即达到44万辆;力争2025年第四季度单季度盈利。
当前新势力阵营已现分层:理想凭借增程式与家庭定位实现盈利,零跑通过性价比路线扭亏,小鹏若维持月销3万辆将触达盈亏平衡。反观蔚来,其换电模式(全国超2,300座换电站)和服务体系虽构建起了差异化竞争优势,但单站年均亏损50万元,成为沉重的财务负担。若今年四季度无法兑现盈利承诺,资本市场耐心或将耗尽。
来源:金融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