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行业,头部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的明星基金经理的变动总是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
而今日,在三八节前夕,根据国内权威财经媒体每日经理新闻报道,在管多只基金巨亏后,万亿规模广发基金旗下明星女基金经理张东一的清仓式卸任,更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位曾管理规模超过140亿元的基金经理,如今却黯然离场,留下的是多只业绩不佳的基金和投资者的满腹怨言。
值得注意的是,广发基金旗下医药基金经理吴兴武在管基金四年多,仍亏50%。
百亿女基金经理张东一清仓式卸任,在管多只基金巨亏
2025年3月6日,广发基金发布公告称,因工作安排,张东一自即日起卸任广发估值优势、广发睿智两年持有、广发聚优、广发沪港深精选、广发品质回报等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职务。
这距离她今年2月卸任广发沪港深新机遇、广发沪港深价值精选等2只基金,仅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至此,张东一已卸任所有在管的公募产品,彻底告别了基金经理的生涯。
张东一的基金经理任职生涯超过8年,曾一度是广发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
然而,近年来她的管理规模却大幅缩水。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卸任前,她的管理规模已不足30亿元,与巅峰时期的140多亿元相比,缩水幅度惊人。
张东一清仓式卸任的背后,是其管理的基金业绩不佳的残酷现实。以她卸任的几只基金为例:
广发沪港深价值精选混合A: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5月25日,截至张东一离任时,规模已从成立时的16.80亿元缩水至6.11亿元。
张东一管理该基金期间,任期回报为-34.75%,远低于同类平均的-14.70%,在行业内排名靠后。在2021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该基金亏损金额高达6.10亿元。
广发沪港深新机遇股票:该基金成立于2016年5月27日,张东一自2021年3月22日开始管理。然而,她的管理并未给该基金带来转机,任期回报为-39.16%,远低于同类平均的-8.16%,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几乎垫底。在2021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该基金亏损金额达9.76亿元。
除了上述两只基金外,张东一管理的其他基金表现也同样不佳。
例如,她管理的广发价值核心混合A,在2021年1月22日至2023年8月30日期间,任期回报为-47.39%,大幅落后同类平均,累计亏损25.41亿元。
投资策略失误:重仓行业表现不佳
张东一管理的基金业绩不佳,与其投资策略失误密切相关。从公开信息来看,张东一在过往几年中重仓了不少消费行业和医药行业的个股,如贵州茅台、泸州老窖、药明生物等。
然而,这些板块在近几年中并未表现出色,有的个股跌幅还非常大。此外,张东一还买入了不少港股的标的,但港股市场在近几年的调整中跌幅较大,这也给他的基金业绩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除了行业选择失误外,张东一的投资风格也备受质疑。
有业内人士指出,张东一有时更喜欢左侧交易,即在市场低迷时买入股票,等待市场反弹。
然而,这种投资策略需要基金经理对市场有准确的判断力和耐心。一旦市场继续下跌或反弹不及预期,左侧交易很容易变成长时间的回本等待。例如,张东一在2021年3季度时增配了港股和A股光伏个股等PB在历史较低位置的个股,但港股市场随后却迎来了更大幅度的调整,导致他的基金业绩进一步下滑。
管理费收取引发争议
在张东一管理的基金业绩不佳的同时,她收取的管理费却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争议。根据公告数据,张东一在任职期间从多只基金中收取了高额的管理费。
例如,他管理广发沪港深价值精选混合A期间收取了4580.40万元管理费;管理广发沪港深新机遇股票期间收取了5341.50万元管理费。尽管基金业绩不佳,但管理费的收取却并未受到影响。
这一情况引发了投资者的不满和质疑。
部分投资者认为,基金经理在业绩亏损的情况下仍收取高额管理费,缺乏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有投资者甚至表示:“基金经理赚的是管理费,而不是为投资者赚钱。这样的收费模式显然是不合理的。”
广发基金投研体系与风控能力受质疑
张东一的清仓式卸任事件,不仅让他个人的职业生涯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广发基金的投研体系和风控能力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质疑。
近年来,广发基金旗下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相继陷入亏损泥潭。
除了张东一外,还有刘格菘、郑澄然、吴兴武等一众百亿规模的权益类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也大面积亏损。
这些基金经理的亏损,无疑给广发基金的声誉和业绩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有业内人士指出,广发基金在投研体系和风控能力上可能存在多重隐忧。一方面,广发基金可能过于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而忽视了团队建设和整体投研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广发基金在风控方面可能也存在不足,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基金经理的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