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量贩零食”行业大消息不断。
先是有着“量贩零食第一股”之称的万辰集团创始人王健坤被立案调查,良品铺子创始人同日辞职;现在又传出“量贩零食”的行业老大“鸣鸣很忙”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
3月5日,财经自媒体“壹览商业”发了一条独家消息,称“鸣鸣很忙集团计划在港IPO,已完成财关公司签约”。
这条推文让“鸣鸣很忙”集团本已沉寂了一段时间的上市计划,再次受到了场的关注。
可蹊跷的是,推文发出后没多久,“壹览商业”便删除了稿件。当前,该推文链接已呈不可阅读的状态。
作为全国门店数最多的“量贩零食”品牌,鸣鸣很忙集团的上市计划一直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
疑似最早传出上市消息的时间点是去年8月,同样是“壹览商业”的独家消息,称“鸣鸣很忙集团正准备计划在香港IPO,目前正在筹建相关团队,如果一切顺利,将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初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不仅披露了IPO的计划,甚至连具体递交招股书的时间也注明了。
为何7个月过后,鸣鸣很忙集团对上市事宜就变得低调起来?
梳理时间线后,我们发现今年1月初,市场监管总局曾对鸣鸣很忙开出过一张金额为175万元的罚单,原因是“鸣鸣很忙收购赵一鸣公司股权的交易构成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
随后,“鸣鸣很忙”集团发表声明称:“坚决服从,诚恳接受,现已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积极配合执法机关完成了相关调查工作。”
导致“鸣鸣很忙”被罚的起因是3年前的一桩收购案,而此案还意外牵扯着另一桩法律纠纷。
2023年是国内“量贩零食”行业大爆发的一年,位居市场前三的企业是零食很忙、万辰和赵一鸣,其中以万辰扩张速度最快,开了4000多家门店,从行业边缘一下子杀进了核心圈,大有取代零食很忙,成为市场老大的趋势。
为保住领先地位,零食很忙突然宣布与赵一鸣合并,成立的新公司就是现在的“鸣鸣很忙”。正如前文所述,两家公司在合并过程中,存在一些违规行为,已受到处罚,这里不再赘述。
但令人意外的是,合并后不久,另一家公司良品铺子就把赵一鸣告上了法庭,起诉它“故意隐瞒重大事项,侵害小股东的知情权”。
原来,在合并的9个月前,良品铺子投了赵一鸣4500万,买了3%的股份,8个月后又以1.05亿的价格清空了股份,净赚6000万。
原本这是一笔很成功的投资,但令良品铺子没想到的是,仅1个月后,赵一鸣就与零食很忙合并了,而且合并后的“鸣鸣很忙”的估值高达百亿!几个亿的生意被做成6000万,良品铺子当然不乐意了。
至今,我们未在公开渠道检索到诉讼结束的信息,可能还在审理中。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闹到法院后,一位接近良品铺子的人士曾表示:“无论诉讼结果如何,零食很忙在证监会限制规定和公司二号关键人物声誉危机的多重影响下,上市之路又添坎坷。”
春节过后,在南下资金和外资回流的推动下,港股表现亮眼,恒生指数领跑全球,涨幅逾20%,资金充沛,是上市的好时机。
比如,3月3日上市的蜜雪冰城,不但刷新了港股IPO的纪录,首日还大涨了40%,一夜间创始人张氏兄弟的身价突破800亿港元!
“鸣鸣很忙”在业务模式上,与蜜雪冰城多有相似之处,都开放了加盟,都做供应链生意,都有数以万计的门店,都主打低价亲民,都是所在赛道的老大......
"鸣鸣很忙"上市能否成功,计划是否顺利落地,以及市场上融来的钱能不能解决问题仍然有待观察。
可以确定的是,零食这个赛道很卷,接下来的竞争必将更加惨烈,还有会一批品牌会被淘汰出局。上市能做一时之计,却仍然需要照见本我,解决本身的问题才是正道。
作者:9527
参考资料:
《鸣鸣很忙,被罚175万元!》人民日报
《零食很忙母公司鸣鸣很忙集团计划在港IPO,已开始筹建相关部门》壹览商业
《大反转来了,良品铺子起诉“赵一鸣”,零食界最大并购案或存欺骗?》融中财经
《鸣鸣很忙收购违法被罚175万:曾被良品铺子起诉,两大巨头持续厮杀》新浪财经
《“雪王”上市,创始人兄弟身价超800亿,河南小店到茶饮巨头的逆袭路》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