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高研发的科创企业如何破解融资难题?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全方位为企业打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路径,提升企业“知产”变“资产”的信心和能力,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北青报记者从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2024年该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28亿元,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建立"双筛选"机制:一方面汇总创新型中小微、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知识产权试点优势企业,另一方面将企业注册数据与专利数据交叉比对,筛选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白名单"。在此基础上,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通过搭建线上对接平台、建立双向推送机制、全面了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入园惠企”政策宣讲会等举措,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扩面。其中,与中信银行合作建立的知识产权质押绿色通道,实现7个工作日授信3000万元的高效服务。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阳光凯讯(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移动通信系统及通信安全系统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工程实施,虽手握百余项知识产权,却因缺乏足够的实物资产进行抵押而陷入融资困境。在区市场监管局推动下,企业凭借移动通信技术专利质押获得3000万元授信,不仅完成新一代产品产能提升,还实现新旧产能平稳过渡,新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也为公司未来5年营业收入稳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公司总裁陈章平告诉记者:“2024年是我们第二次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获得大额贷款,两年来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银行贷款7000万元,切实体验到了知识产权从‘知产’变‘资产’的便利和好处。”
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主任马静表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助力科创企业‘知产’变‘资产’的重要途径,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扩面,对充分挖掘知识产权价值、促进科创领域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我们将搭建‘银企见面会’机制,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水平,继续落实合作协议,推进知识产权质押的普惠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