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本周A股融资客的底牌可算是亮出来了。Wind数据显示,3月首周杠杆资金在1952只个股上押注真金白银,其中海康威视以13.64亿净买入登顶,这个动作可比明星基金经理的持仓变动更有看头。咱们今天就扒一扒,这些敢上杠杆的聪明钱到底在谋划什么局。
从资金流向看,科技赛道依然是主战场。安防龙头海康威视的巨额买入绝非偶然——全球安防市场正迎来智能升级窗口期,叠加国内新基建政策加码,机构测算行业年复合增速将维持在12%以上。更关键的是,公司去年三季度AI产品线收入占比已突破20%,这波融资客明显在押注其从硬件制造商向智能解决方案商的估值重构。
榜单二、三位的胜宏科技和银轮股份暴露了资金的新动向。前者作为特斯拉核心PCB供应商,受益于全球电动车渗透率突破18%的产业浪潮;后者则是热管理领域的隐形冠军,在数据中心液冷赛道已拿下多个头部订单。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公司的动态市盈率均低于行业均值,说明杠杆资金正在挖掘高景气赛道中的估值洼地。
卖出端的信息量同样不容忽视。中国联通遭遇近9亿融资盘撤离,反映市场对通信运营商传统业务增长瓶颈的担忧。而优刻得、海光信息的抛售则揭示出资金对纯概念股的警惕——前者市销率高达8倍但净利润持续为负,后者虽然背靠国产替代概念,但存货周转天数已攀升至286天的危险水平。这些标的的调整,恰恰印证了杠杆资金的风险偏好正在从故事回归业绩。
站在中线布局视角,杠杆资金的调仓路径给我们三个启示:首先,硬科技领域的结构性机会远未结束,但需要聚焦真正具备技术壁垒和商业化能力的标的;其次,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传统行业龙头必须展现出明确的转型成果才能获得资金持续青睐;最后,随着年报季临近,任何脱离基本面的概念炒作都可能面临杠杆资金的多杀多风险。
当然,杠杆是把双刃剑。数据显示当前融资余额已接近1.5万亿关口,虽然较2021年峰值仍有距离,但在市场震荡加剧的当下,普通投资者更要警惕融资盘的助涨助跌效应。建议关注融资买入占比(融资买入额/总成交额)持续低于8%的优质标的,这类品种往往具备更好的安全边际。
数据不会说谎,但需要慧眼解读。当13亿杠杆资金豪赌海康威视时,他们押注的不仅是某个代码,更是智能物联时代不可逆的产业浪潮。在这个机构博弈加剧的市场里,看清资金流向背后的产业逻辑,或许比追逐短期波动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