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开盘涨近2%,随后日内涨幅一度扩大至4%,截至发稿,涨幅回落至2.08%。今年以来,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已从低点反弹超20%。
11日午后,人民币汇率以近乎直线拉升的势头快速走高。
其中,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升穿7.25、7.24、7.23三道关口,日内回升近300点;离岸人民币日内则连破7.26、7.25、7.24、7.23四道关口,日内大涨逾350点。截至23时05分,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22945。
外资机构对于中国资产的看多情绪延续热烈。
花旗近日一则报告收获了市场较高的关注度。该份由花旗全球宏观、资产配置和新兴市场策略全球主管德克威勒(Dirk Willer)所发布的报告称,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同时将美国股市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
年初以来,中国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令全球市场正在重新审视多年来对中国资产估值的偏见。花旗在此篇报告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DeepSeek证明了中国技术处于西方技术前沿,甚至超越了西方技术。”花旗表示。考虑到中国科技行业的实力、政府对该行业的支持以及便宜的估值,即便在股市大涨之后,中国股市仍显得颇具吸引力。
花旗是近期看好中国市场的众多外资机构之一。稍早之前,包括德银、汇丰、高盛、瑞银等外资机构密集发布研报,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表达乐观预期,激发了市场的积极情绪。
——“2025年将是全球投资界重新认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德意志银行亚太区公司研究主管马力勤年初即在报告中强调,中国的颠覆性创新将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中国资本市场“估值折价”将会逐渐修复。当前全球投资者普遍低配中国资产,未来需要调整投资组合,以避免错失中国市场的增长机会。
——汇丰近期上调中国股票观点至偏高。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表示,基于中国新兴的人工智能自主创新和商业化机会带来的市场机遇,将中国股票观点从中性上调至偏高。中国独有的人工智能重估驱动因素、较高的风险回报潜力、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相对保守的持仓数量、以及中国股票存在的显著估值折让,都让中国股市更具吸引力。
——高盛策略团队近期发布的报告称,继续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高盛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继续从基本面和流动性角度支撑H股表现,与此同时,A股还有追赶的空间,将缩小与H股的回报差距。
——瑞银新兴市场及亚洲股票策略主管Sunil Tirumalai近日表达了“维持超配中国”的投资观点,并表示上调中国市场至超配的依据是,MSCI中国指数的企业基本面强韧,市场估值低洼,投资情绪将好转等。
春江水暖。资金流入数据亦可以印证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资产的热潮。开年首月,外资加码布局中国资本市场,股票、债券市场迎来资金共振流入。国际金融协会(IIF)2月全球资金流向报告显示,2025年1月,中国股市和债市自上年8月以来首次同时实现外资净流入,当月吸引外资流入逾百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较多业内人士关注到美国经济遭受的冲击,并对美国经济形势表达了较为审慎的预期。
花旗报告称,美国例外论的中断现在变得更加明显。花旗预计,在未来几个月,美国的增长势头将弱于全球其他地区。不过,当人工智能的叙事再次占据主导地位时,美国股市可能会重现优异表现。
无独有偶。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哲思(Jan Hatzius)及团队也于3月10日将2025年美国GDP增速预测从年初的2.4%下调至目前的1.7%。这是高盛研究部两年半以来首次作出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美国经济增长预测。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董忠云近日发文称,由于近期美国部分经济数据边际走弱,贸易政策或将对美国经济造成持续的冲击,以及美国财政也或将收缩,美债收益率年初以来震荡下行,2月下旬起美股、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同步加速下跌,“美国衰退”叙事或正在逐渐被资金认同。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赵伟认为,贸易不确定性、寒冬天气等多重因素推动美国经济转弱,“衰退交易”再度升温。
作者:范子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