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这不仅标志着扩内需战略的全面升级,也为资本市场相关板块释放出明确信号。
《方案》精准发力,激活消费“新引擎”
该《方案》涵盖了8大领域30项具体任务,被视为今年扩内需、稳增长的“政策组合拳”。通过“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优化环境增强消费意愿”三大路径,系统性破解制约消费的瓶颈问题。具体来看,《方案》将重点发力三大方向:
其一,服务消费领域有望迎来结构性复苏。文旅、体育、冰雪经济等场景化消费或率先受益,节假日经济、特色消费活动将成为重要抓手。机构分析指出,服务消费修复弹性较大,叠加居民出行意愿回升,相关细分领域有望从“修复性增长”转向“内生性扩容”。
其二,大宗消费更新需求或将加速释放。方案明确支持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产品下乡,并推动家居、汽车等耐用品消费潜力挖掘。此举不仅能直接提振制造业产业链需求,还能带动上下游就业与收入增长,形成消费市场的正反馈效应。
其三,“AI+消费”新业态成为政策着力培育的新动能。数字消费、智慧零售、虚拟现实等创新模式将获得更多资源倾斜,消费场景智能化升级趋势进一步明确。
消费提振,A股港股走强
在这一背景下,A股强势重返3400点关口,大消费板块获市场高度关注。港股表现尤为亮眼,消费指数成份股中,名创优品涨超6%,泡泡玛特涨超4%,滔博、周大福、李宁、思摩尔国际、百胜中国涨超3%。相比之下,美股出现大跌。
有分析指出,A股重返3400点关口显示出投资者对国内消费复苏的信心增强。与此同时,港股的表现反映出资金对该板块的青睐。然而,与国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股的大幅下跌可能表明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投资者更倾向于将资金转向具有较强增长潜力和政策支持的中国市场,尤其是受益于消费提振政策的相关行业。
内需驱动与估值潜力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其内生增长动力正在持续强化。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费升级趋势的不可逆转,国货品牌崛起、健康消费扩容等结构性机遇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港股大消费板块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叠加政策红利催化,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行情。
可以预见,随着《方案》的深入推进,消费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将更加紧密,消费复苏将成为中国经济穿越周期的重要支撑,相关投资机遇也将持续显现。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和市场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