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 近日,印度商工部正式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厚度不超过80微米的铝箔产品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税额区间为479美元/吨至721美元/吨。这一政策无疑给中国铝箔出口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
铝箔反倾销,转口贸易出口策略
出口重压:铝箔产品遭遇高额关税
本次反倾销裁定主要针对多种铝箔产品,包括用于电容器的铝箔、包装铝箔和工业导热铝箔等,涉及的印度海关编码涵盖76071110、76071190、76071910等多个细分项。根据市场数据测算,如果中国出口商以3000美元/吨的FOB价格报出,叠加最高721美元/吨的反倾销税,实际交付成本将上升近24%,这意味着在印度市场将直接失去价格优势,面临订单流失的风险。
解决方案:马来西亚转口贸易成为新通道
为了应对这一长期高税负壁垒,越来越多的中国铝箔出口商开始选择通过马来西亚转口贸易的方式,合规规避反倾销影响,成功保持与印度市场的稳定合作。
第三国转口贸易物流服务
转口操作流程
货物发往马来西亚自由贸易区:中国出口企业将铝箔产品运送至马来西亚的保税区(如巴生港FTZ)。
完成换柜和标签更新:在保税区内进行换柜操作,更新包装标签,并准备出口申报所需的文件。
申请马来西亚原产地证书:通过当地合作商申请马来西亚原产地证书(CO),将出口身份转换为“马来西亚制造”。
以马来西亚身份出口至印度:最终以马来西亚的身份将产品出口至印度,成功规避反倾销税。
转口优势显著:节省成本,恢复竞争力
通过马来西亚转口贸易,铝箔出口商不仅能够避免高额的反倾销税,还能显著降低成本。根据行业实际操作数据测算,通过转口后,每吨出口成本可节省约600美元以上,印度客户重新接受价格,订单恢复率超过70%。同时,企业整体出口毛利率提升10%以上。
浙江铝箔厂成功突破市场封锁
浙江铝箔厂为例,该企业在2024年对印度出口铝箔近2000吨,订单金额超过500万美元。然而,自2025年临时反倾销税实施以来,订单下降超过50%,对公司运营造成明显冲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该企业迅速启动了马来西亚转口路径,与当地合作仓配公司完成流程搭建,并在巴生港自由贸易区建立专用仓储转运操作点。最终,他们在3月中下旬成功恢复出口至印度,单月出口额恢复至120万美元,并获得多个新客户的续签意向。
转口贸易货代服务
马来西亚转口的优势
政策成熟:马来西亚具备完善的自由贸易区政策,支持保税操作。
通关效率高:货物转运快速,文件处理周期短。
海运成本低:与印度航线密集,物流成本远低于其他替代国家。
合规安全:全流程合法合规,满足国际贸易监管要求。
东南亚转口将成为出口战略的重要一环
面对印度等国家不断加强的反倾销监管,单纯依靠价格优势已难以维持竞争力。通过构建灵活、合规的转口贸易链条,出口企业能够更稳健地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尤其对于铝箔、金属材料、玻璃等频繁涉诉品类,提前布局转口贸易,将成为降低风险、保持市场份额的关键手段。
提前布局,才能掌握主动
125%的反倾销税不是终点,而是选择新路径的起点。对中国铝箔出口商来说,马来西亚转口贸易不仅是合规规避反倾销的工具,更是重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点。现在行动,才能在变局中稳住基本盘,拓展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