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成都举办的中国演出交易会音乐演出市场发展论坛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灯塔专业版发布了2024年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的趋势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大演报告”)。根据报告,2024年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票房收入达到296.36亿元,比2023年增长了66%,占整个市场总票房的51.1%,稳居行业的重要份额。
大演报告特别指出,大型演唱会的增速尤为突出,票房突破了260亿元,较去年增长78.1%;观演人数超过2900万,同比增长了45%,成为市场最受瞩目的消费品类。2024年,演唱会的市场供给丰富,消费者需求强劲,尤其是在二线城市,市场表现活跃。
具体来看,大型演唱会票房已经突破了260亿大关,观演人次超过2900万,成为票房最强劲的品类之一。演唱会中,巡演项目占了绝大多数,达到79.7%。不仅是周杰伦、薛之谦、张杰等知名艺人延续2023年的巡演计划,凤凰传奇、刀郎、许嵩等也开启了巡演,掀起了一股现象级的音乐热潮。
在场次和规模上,2024年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依然维持着规模大、场次多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万人以上的演唱会场次同比增加了84.4%,单场票房超过3000万的头部演唱会占全部演唱会场次的11.8%,较2023年增长了3.4%。
从地域分布来看,二线城市的演唱会场次和票房有了显著提升,占比超过了6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川渝地区依旧稳居大型演唱会的核心票仓,总票房占比达63.5%,其中长三角地区消费活跃,票房占比高达31.4%。
从用户年龄来看,大型演唱会市场正加速向青少年和银发群体渗透。在2024年,35岁及以上观众占比达21.6%,同比增长2%;与此同时,青少年群体的比例升高,达到了3.6%。年长观众也开始走进演唱会现场,在2024年刀郎的巡演中,50岁及以上观众占比高达44.5%。在性别上,女性依然是主要消费群体,占比达到66.1%。
从消费频次来看,大型演唱会仍然是文娱用户的“心头好”,其中年内观演2次的观众占比为16%,同比增长2.8%;观演3次及以上的占比为9.2%,同比增长2.2%。另外,超过50%的观众选择结伴而行,双人观演率在音乐演出中居于首位。
跨城观演仍然是演唱会用户的主要消费方式。数据显示,2024年大型演唱会的跨城观演比例高达64.2%。在二线城市,跨省观演的比例最高,达到44.2%,而在四线城市,省内跨城观演比例则达到了48.5%。
与此同时,大型音乐节的市场开始回归理性,品质音乐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主要音乐节IP数量约为71个,同比下降了40.5%。除了阵容和创意,是否能提供稀缺资源和差异化服务逐渐成为音乐节的新竞争优势。
2024年,5000人以上的大型音乐节票房接近24亿元,观演人次突破581万。与演唱会不同,音乐节演出主要集中在五一和十一假期,2024年五一和十一的演出场次分别超过了60场和40场,成为全年票房的高峰期。
在地域发展上,大型音乐节也开始向三四线城市扩展,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2024年,三四线城市的音乐节场次占比达34.9%,票房占比达到29.1%。此外,安徽、福建、湖南等省份的音乐节票房增长显著。
类似于演唱会,音乐节的票房也趋向集中化,1000万票房以上的音乐节在所有项目中的占比已从22.5%提升至34.0%;2-3万人演出的场次占比从2023年的3.5%提升至12%,3万人以上场次占比从1.1%增至2.3%。
从用户消费特征来看,音乐节的观众相对较年轻,18至24岁的观众占比为36.2%,高于演唱会的同年龄段占比25.8%。同样,女性观众在音乐节中也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达67.1%。
总结来看,2024年大型营业性演出仍然处于高速增长的周期,市场供给趋向多元化和品质化,而消费者则越来越注重体验、服务和生活方式的呈现,市场活力充沛,消费需求旺盛,未来将朝着更高水平进阶。
同时,论坛上,王舒还透露,灯塔专业版的演出数据平台已正式上线,涵盖了票房、观演人次、演出场次等多个维度,帮助主办方更加快速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此外,依托大麦平台的“巡演票房动力学”模型,灯塔研究院还将建设以项目为核心的数据服务体系,提升演出主办方在选站、宣发等环节的决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