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格力和小米之间这套“格力老总暗讽,小米高管回怼”是算好时间了吗,怎么每个月都要来一次。
上个月董明珠暗讽雷军“偷技术”、“炒股价”,小米高管强硬回怼“时代抛弃你时不会说再见”,这个月董明珠又来借SU7爆燃嘲讽,同一位高管再次回击,你来我往一招一式的让不少网友看了乐子。
这次格力小米双方又怎样“相爱相杀”?“格力电车”会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吗?
欢喜冤家又出闹剧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及文内
要说董明珠,除了家电元老格力空调,大家不少人最深的印象应该都是她暴烈的脾气和“死盯雷军”的执着,这不董总又发声敲打同行了。
4月22日格力集团召开股东大会,会上董明珠提及了电车安全性问题,这就又提到了小米的大名。
如果说之前董明珠对小米和雷军还是“隔空喊话”、“阴阳怪气”,那这次就完全是指名道姓了,一上来就直接问“小米汽车烧死人都看到了吧”。
接着又说“格力电车”在大一路跑了十几年,从来没有过什么火灾,“这就是实力”!
这都已经不能说是“暗讽”、“阴阳怪气”了,完全就是在说之前全网闹得沸沸扬扬的小米SU7爆燃事故!
然后剧情就进入了大家熟悉的发展方向,雷军对此不做任何表态,小米高管开始下场“回怼”。
23日晚上,小米公司高管王化在微博发文:“水涨船高借势登天,潮退舟沉刻舟求剑”,维持了一贯的“不指名道姓”,但看他在评论区的画风和回应,这就是在喊话董明珠呢!
这么一来更是把本身就被董明珠挑起的舆论拉上了新的高度,参与的人多了问题也就多了,不少网友就想起来了格力电车的黑料。
哪没起火啊?之前凤凰村“火烧连营”不是一口气着了六七十辆吗?
所以说网友神通广大,事情还要说到2023年1月,三亚凤凰村一处空地停放的多辆新能源车发生火灾,消防人员也耗时近两个小时才将火焰完全扑灭,明火熄灭时停放在此的80辆客车中已经有67辆过火。
在视频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批车的车头写着“Yinlong”,车尾印着“广通”,这正是格力旗下广通汽车公司的标志。
据说这些客车2022年就已经停在这里,到2023年事发之间一直无人看管,结果突然发生大面积的起火燃烧。
这么一想董明珠说的也对,“格力电车‘跑了’十几年也没火灾事故”,这不是还停着没跑呢吗。
除了玩笑外更多人对此表现惊讶,毕竟讽刺董明珠时常有人说:“我们能用小米电器,但是能开格力汽车吗”,没想到格力还真有汽车!
每个总裁都有个造车梦
虽然在董明珠这次“敲打小米”之前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格力竟然还造车,但其实董明珠踏足这一行业已有相当长的时间,格力试图造车甚至远远早于小米入局。
2016年董明珠就公开高调宣布格力要造新能源汽车,甚至扬言要做到世界顶尖,那年她盯上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珠海银隆,希望以130亿收购银隆,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
可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在其他股东的联合反对下搁浅。
但是强势如董明珠又怎么会因此放弃?如果能被拦得住她也不会是现在的董明珠了。
被股东联合拒绝的四个月后,董明珠自己豪掷数亿成了银隆的股东,之后又持续增资,最终让“银隆新能源”变成了现在的“格力钛新能源”。
而相比之下,虽说2013年雷总就拜访过特斯拉的那位马斯克,但直到2021年3月小米公司才官宣要造车,2024年第一辆车SU7更是才正式上市。
虽说如此但格力钛和小米汽车在之后的发展可截然不同,格力汽车几乎已经从大众视野中消失,小米销量涨势颇猛相当可观。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鼎盛期,特别是类似新能源车这种新兴产品的出现,更是多个因素结合起来的结果。
除了国家政策本身对新能源车的支持补贴以外,安全系数、电池质量、充电速度、充电桩数量、消费者接受程度......等等此类全部是新能源车走向市场需要注意的问题。
再加上2016底曝光的“新能源汽车骗补门”震动全国,五家新能源车企以造车为名大搞假冒伪劣,恶意骗取超10亿财政补贴,随后国家补贴迎来大退坡,行业开始洗牌,直到2021年才陡然回升。
不得不说运气和眼光有时就是这么奇妙的事情,董明珠比雷军更早入局新能源车,野心勃勃却撞上行业寒冬,最后反而是出手较晚的雷军在多种因素下乘上时代东风。
格力汽车前途黑暗
被董明珠寄予重望的新能源车屡遭挫折,到现在几乎销声匿迹,另一方面小米SU7已经基本走出了爆燃事故的阴影,四月份销量已经回升。
可以说至少在新能源车上面,格力和小米相比完全没有任何竞争力。
就像那句“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车辆当然也是这样,世界上不可能出现完全安全的车,哪怕车企自身在性能上做得再好,也挡不住道路交通复杂的情况和车主的各种操作。
只要基数大到一定程度,设计上再安全的车辆也会出现问题,造价上亿美元的飞机都还掉下来过呢。
而董明珠这番话本身也相当让人质疑。
一个企业老板想要证明自家产品好不应该摆出自己的优势吗?哪个老板会拿同行的事故来反衬自己优秀?
在董明珠拿车辆安全讽刺雷军相关报道的评论区也表现出了一种很有意思的状况。
要知道小米SU7爆燃事故下总有相当多网友抨击雷军,从电池说到智驾说到过度营销,但董明珠在这件事上掺和一脚,大家就都拐去讽刺董明珠了,从这就能看出一些问题。
一些人觉得自从十几年前董明珠和雷军“豪赌十亿”开始两边就结下了梁子,也有说法是雷军入局家电行业、抢了董明珠的市场才招来嘲讽。
但是不管怎么说,董明珠对外的表现都是时不时就要挑雷军的刺,每次挑刺引来大批网友关注,简直让人怀疑是否有“蹭小米热度”的嫌疑。
而在“商战”之中最重要的永远是提高自己,而不是讽刺同行。
屏幕前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