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彭博社一则消息在教育科技圈投下重磅炸弹:核桃编程正考虑赴美上市,计划募资约1亿美元。面对追问,核桃编程以 “不予置评”回应,但资本市场的敏锐嗅觉早已被点燃。事实上,早在2024 年7月,就曾传出其秘密递交美股IPO申请、拟募资1.5亿美元的传闻。这家曾被资本热捧的编程教育独角兽,在经历行业洗牌、战略转型后,终于将上市计划提上日程。然而,这条通往资本市场的道路,注定布满荆棘。
01
从独角兽到上市冲刺:
爆款营销打开市场
核桃编程是谁?曾通过铺天盖地的“9.9元体验课”,以近乎 “赔本赚吆喝” 的低价策略,瞬间打破市场僵局,成功吸引大量家长和孩子尝鲜,迅速打开市场。其自主研发的动画IP“核桃君”和游戏化学习界面,成功让枯燥的代码编写变成了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数字冒险”。这种创新模式一度引发行业跟风,2021年高峰期时,其单月营收突破8000万元,学员续费率高达70%,一度成为少儿编程赛道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2017 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科学硕士曾鹏轩,与“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冠军王宇航携手创立核桃编程。两位创始人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编程教育”作为初心,在真人小班课盛行的市场中,创新性地推出“AI互动课+真人辅导”的双师模式。
系统化身 “智能导师”,实时记录学生操作轨迹,通过错题自动提示、学习行为分析实现个性化教学;真人教师则负责答疑解惑,弥补 AI 情感交互短板。这种模式可以将教师成本降低、提高效率,从而降低客单价,却能保证教学效果,迅速在竞争激烈的少儿编程赛道脱颖而出。
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和亮眼的市场表现,核桃编程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从Pre-A 轮到C轮,XVC、源码资本、高瓴资本等顶级机构纷纷入局,累计融资超3亿美元。2020年,2亿美元C轮融资将其推上独角兽宝座,估值突破10亿美元。
在资本的强力助推下,核桃编程开启了疯狂的扩张模式。截至 2024 年10月,核桃编程累计学员规模突破800万,覆盖全国300余个城市,甚至延伸至东南亚市场。其课程体系从图形化编程启蒙,到Python进阶,再到C++竞赛辅导,形成完整闭环,用户主动挑战率达89%,作品完成率96%,这些亮眼数据成为吸引资本的核心要素。
02
上市背后的隐患:
增长困境
然而,行业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2022年,面对市场环境的剧变和愈发激烈的竞争,核桃编程进行战略转型,推出“AI互动课”,宣称“用1个真人老师管理200个班”,试图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降低成本、巩固市场竞争力。但在此过程中,问题逐渐显现。
2023 年,有消息称核桃编程退费率升至25%,部分课程单价下降40%。退费率上升或许表明部分家长和学生对课程质量、教学效果不满;课程单价下降,一方面可能是市场竞争下的价格调整策略,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出公司面临营收压力。
就在行业对核桃编程的发展充满猜测之际,2025年4月,彭博社传出消息,核桃编程可能寻求在美国上市,筹资约1亿美元。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毕竟上市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若成功上市,核桃编程将获得大量资金,为技术研发、课程优化、市场拓展、师资建设等提供有力支持。
03
深挖下沉市场机会
曾经被资本热捧的编程赛道,正经历前所未有的 “资本寒冬”。据市场数据显示,2023 年编程赛道融资额同比暴跌 82%,这一断崖式下滑的数字,直观地勾勒出行业的遇冷态势。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项目也未能幸免,编程猫的估值从15亿美元骤降至6亿美元,近乎腰斩,昔日独角兽光环黯。
早期资本追逐的是编程教育行业的高增长潜力,不惜以“烧钱换规模” 的方式推动企业快速扩张。但随着市场逐渐饱和、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监管政策的收紧,资本开始回归理性,更加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用户增长的天花板正在快速逼近。据行业研究机构测算,中国6-15岁学编程的孩子总数,可能永远不会超过3000万。一线城市作为编程教育的“前沿阵地”,渗透率已达 21%,市场接近饱和,增长陷入停滞。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下沉市场,潜在用户基数庞大,但由于家长认知度不足,对编程教育的价值缺乏清晰认知。在这种背景下,核桃编程能否突破增长困境,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
不过,行业也呈现出积极变化趋势,下沉市场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一些线上教育平台通过推出低价课包,搭配本地化内容,不断渗透下沉市场。据相关数据预测,到 2025 年,三四线城市的少儿编程课程渗透率将超过30%。这意味着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培育以及政策推动,下沉市场家长对少儿编程的认知在逐步提升,续费率也有望随之提高 。抓住下沉市场机会,或许是未来增长的关键点。
04
上市:
是破局之路还是风险考验?
对于素质教育赛道而言,“双减” 政策虽带来发展机遇,但也伴随着诸多挑战。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家庭教育支出更加谨慎,素质教育机构需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证明自身价值。同时,大量资本涌入素质教育领域,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机构需在品牌建设、课程差异化、师资培养等方面下功夫。
核桃编程作为编程教育领域的佼佼者,核桃编程若能上市,可借助资金优势,拓展 STEM 教育、机器人竞赛等多元化业务,构建素质教育生态闭环。
若成功上市,1 亿美元融资将为核桃编程带来多重战略可能: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AI教学系统的情感交互功能;拓展下沉市场,通过开设线下体验中心增强品牌信任;布局国际市场,输出中国编程教育解决方案。
但上市也意味着更严格的监管与信息披露,退费率、营收增速等敏感数据将被放大。在美股市场,教育科技企业普遍面临高估值压力,核桃编程如何讲好增长故事,说服投资者为其未来买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结语:
核桃编程冲击上市的故事,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整个编程教育行业的荣光与阵痛。当资本不再盲目追捧,增长曲线趋于平缓,那些曾被高速扩张掩盖的问题——教学内容是否扎实、课程设计能否精准戳中家长痛点、烧钱换规模的老路能否走通——都赤裸裸地摆在眼前。在这场淘汰赛里,唯有沉下心打磨教育内核的玩家,才有机会破局重生。
未来的素质教育“江湖”,需要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高手,而是能够左手握技术、右手捧温度的 “双面剑客”。它们懂得用AI编织知识的网,让学习更智能高效;也会适时放下代码与算法,蹲下身来,认真聆听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