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国资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璋景
湖南省首只涉及低空经济产业的国资管理基金来了!4月29日,湖南高创低空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株洲举行。该基金规模10亿元人民币,由湖南高新创投集团和株洲集群产业母基金、城发集团、产投集团、高科集团等省、市重要投资平台共同发起成立。
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湖南高新创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艾东共同为基金揭牌。未来,基金将主要围绕低空产业上下游产业链,覆盖航空发动机、飞行器、大飞机产业链、飞控系统、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充分体现国有资本在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
基金落地为何选择株洲
自低空经济成为拉动经济“新引擎”和“新质生产力”之后,湖南也加快步伐,积极布局。
作为基金的注册地,株洲市在低空经济领域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近年来,株洲将低空经济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主攻方向之一,编制了《株洲市航空装备与低空经济产业链全景图》《凤凰航空城国土空间规划》,成立株洲航空产业研究院、湖南通航发动机有限公司、株洲市低空经济产投公司、湖南新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院校,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株洲市发挥航空工业制造基础优势,借力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厂所结合”创新优势,集聚高端人才8000余名,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成功研制SA750U国产最大型无人运输机。目前,株洲已聚集上下游企业120余家,形成集航空动力、整机制造、低空经济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此外,以全省全域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为机遇,株洲持续完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加快芦淞机场改扩建,在全市规划布局直升机起降点273个,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依托株洲北斗产业先发优势,建成全国首个“5G+北斗”低空空域监视通信专网。
目前,株洲已开通运营到张家界、井冈山两条通用航空飞行航线,通航运营能力居全省之首。组建全国第一支民间飞行表演队、全国第一支航空消防救援大队,初步形成覆盖全省、辐射中南的低空飞行网络。芦淞通用机场航空研学基地初具规模。初级飞机驾培、无人机培训的资质和规模均居全省第一。
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认为,低空经济产业基金的成立,将全方位支持株洲低空经济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通过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低空经济产业领域,为株洲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产业链的完善,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向产业转化,引进更多研发、产业项目布局落户株洲,构建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助力株洲打造低空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加速推动“株洲智造”低空装备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产业高速发展提升含“金”量
在《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中,我国低空经济在2023年的市场规模达到5059.5亿元,同比增速达33.8%,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面对这一潜力巨大的赛道市场,从全省到地方相继出台支持政策文件,为优化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大传统通航运营补贴、新型航空器运营支持力度,到拓展应用场景、强化技术创新、积极招引企业等十二个关键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精准发力。
长沙市发布的《长沙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 年)》,明确“一核两翼多园”(一核:以黄花国际机场为核心,打造国家级低空经济示范区;两翼:依托开慧通用机场和宁乡通用机场,形成南北两翼产业带;多园:建设山河智能产业园、博云新材创新园等5个特色园区)的空间布局。
岳阳建设面向全省的低空数字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示范基地、低空产业研发生产基地,打造低空经济新业态。
……
伴随着各地低空经济的迅速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基金的含“金”量愈发凸显。相关行业专家表示,由于低空经济相关产业科技含量较高,这将成为基金关注的重点。此外,低空经济相关产业主体设备购置资金需求量较大,也将与基金有较好的契合度。
“ 湖南高创低空产业发展基金必将成为推动湖南低空产业腾飞的‘加速器’!”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艾东表示,高新创投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和市场化基金的专业优势,精准锚定投资方向,确保基金投向与全省产业发展战略同频共振。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低空经济的规划部署,着力发挥高新创投与株洲市属国企的产业优势、资本优势、资源优势,共同探索产业发展合作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加快推进优质项目落实见效,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我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