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收官!A股十大“盈利王”出炉 A股2024年年报披露收官!数据显示,去年有77家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超100亿元,其中24家来自银行业、10家来自非银金融行业。归母净利润最高的10家公司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招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海油、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第一名去年赚了这个数。
·小城 “钞能力”显现,“五一”假期县域酒店消费升级 “五一”假期即将开启,旅游市场已经升温,带动酒店预订高峰。根据携程发布的报告,今年假期旅游消费呈现长线爆发、跨境双向升温、县域逆袭三大特征。在“请4休11”拼假策略带动下,跨市住宿订单占比已突破80%,县域市场高星酒店消费反超高线城市,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73%,全民开启“假日经济新玩法”。
·1.65万亿!A股狂撒红包雨,工行最“壕”!10家公司股息率超10% 截至4月30日10时,A股共有540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3645家上市公司拟进行现金分红,占比约为67.48%;预计分红总规模达1.65万亿元。多家头部公司狂撒“红包雨”。从现金分红金额看,合计226家上市公司派现金额超过10亿元,28家公司派现金额超过百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年报现金分红587亿元,排名第一。
·追踪明星基金经理调仓路线:重回白酒,加仓科技 数据显示,在白酒从高位下跌4年后,部分明星基金经理开始重新加仓白酒,比如,张坤、刘彦春、赵枫、萧楠、劳杰男、曲扬、李晓星、何帅等纷纷重仓配置白酒。而科技股,包括人形机器人、AI、互联网巨头,也成为明星基金经理们加仓的重要方向。
国家账本里的增量资金流向:洞察A股投资新机遇
每到4月,A股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谨慎的投资者往往会等待年报“雷区”过去,再谋划下一步布局。那么,年报季过后,A股的最佳赛道在哪里呢?其实,财政部最新公开的中央预算变化中,隐藏着重要的线索。从公共预算支出看,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规模达到29.7万亿元,相较于2024年增长了4.2%。中央预算重点支出的增减,深刻反映了国家战略的调整和发展方向的转变。在增长阵营中,科技、国防、教育等呈现出明显增加的态势。而在收缩阵营,灾害防治预算整体削减600亿元,降幅达12.6%,节能环保预算下降5.2%。反映了国家在资源配置上进行了优化调整。基于中央预算的变化,我们梳理出这四大政策红利赛道。
这届年轻人开始组团“打野”了
“打野”一词原为游戏术语,如今这个词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挖野菜。前有“王宝钏挖野菜”网络热梗,今有广大网友带着一把小铲子直奔田间地头挖野菜,正所谓“质疑王宝钏,成为王宝钏”。挖野菜也从普通的春日郊游,悄然成为了一种年轻人新的社交方式,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们在线组“野菜搭子”,在共同劳作中结识新朋友,分享“野菜攻略”“打野地图”等等。挖野菜为何在年轻人中风靡?这股热潮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投资风尚?
A股调整,港股为何还在走强?
近期A股调整,港股依然强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中证港股通医药指数、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今年以来均涨超20%,大幅领先全球其他重要股指;同期美股标杆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分别下跌了10.1%、6%,上证指数和万得全A年内收益也转负。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2020-2024年年度表现分别为93.93%、-25.73%、-31.68%、-13.57%、19.36%A股的调整似乎对港股影响甚微,为何港股,特别是港股科技能保持上涨势头?
一季度手机大战:华为小米谁是第一?
最近,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销量排名陆续放榜。但当国内手机市场三份报告(IDC、Canalys和Counterpoint)公布后,消费者懵圈了:小米和华为,到底谁是第一?哪个口径更有参考价值?从出货量来看,小米时隔十年重返第一名。过去三年,vivo、苹果都登顶过中国手机市场第一。但看销量,华为是第一,而且市场份额领先小米将近3%。第二梯队的“蓝绿大厂”OPPO、vivo则在国内和海外上演着“抢位战”。 如果说国补下的一季度,小米、华为“吃肉”,OV“喝汤”,那苹果就是被“双杀”:无论是出货量还是销量,都在前五名中垫底——出货量同比暴跌8%以上,实际销量降了7.7%。这是苹果在中国市场连续多个季度下滑后的又一低谷。数据打架背后,是厂商们的“算盘”打得震天响。我们不妨根据三家机构数据交叉验证、从出货量和销量两个口径切入分析,“谁才是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