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近日报道,美国财政部网站7月2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35万亿美元大关。这距离去年底美债突破34万亿美元规模,才过去短短7个月。
高昂的债务,被美国学者以“爆炸性”一词形容。两党将暂缓债务上限生效至2025年初。这一节点正好设在下届总统上任和部分国会议员履新之时,“新官”将要解决“旧账”。此外,明年国会也将仓促决定如何处理特朗普在2017年颁布的即将到期的减税措施。
众所周知,美债是有一个举债上限的。美国政府是管花钱的,而美国议会是管政府花钱的,所以美国议会就像给信用卡设定一个额度一样,给美国政府设定了一个举债上限。这个上限是多少呢?此前是34.7万亿美元。但是,由于美国近些年来穷兵黩武,债台高筑,花钱的地方太多,所以经过共和民主两党的商议,几个月之前,他们把美债上限临时性地取消掉了。他们说:“这样等到2025年1月份新总统选出来之后,我们再重新设定美债上限。”
其实在过去很多年里,美债都有一定程度增加,但是速度和规模都不算太大,可是现在突然暴涨,主要是因为美国为了刺激经济,放水式的发行了很多国债,再加上美国财政收入也不景气,因此只能被迫发行国债,不然就会出现“政府关门”的窘境。去年6月份,美国债务上限是31.4万亿美元,当时美债即将达到这一红线,政府关门在即,结果民主党就开始尝试用各种努力,增加债务上限,共和党自然是要进行阻拦,并且还在这个时候,趁机提出了很多法案,逼着美国政府同意。
狂飙的美债和巨额利息的背后,是表象与实际脱节的美国经济。一方面,美国一些官方经济数据和市场表现“亮眼”;另一方面,高债务、高利率和高物价史上少见。经济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对美国经济治理构成严峻挑战。《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物价累计上涨了20%,工资涨幅赶不上物价飙升的速度。加上疫情导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转变,以及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等原因,都造成了一种普遍的不稳定感。
更糟糕的是,自拜登上任以来,美国债务的利息成本激增了5400亿美元。债息支出占联邦财政收入之比预计将从2021年的9%倍增至今年的18%,十年后(2034年)更将增至23%。
美国的国家债务包括“公共债务”和“政府自持债务”两部分,分别相当于美国政府“欠别人的债”和“欠自己的债”。其中,真正引发外界关注的是占大头的“公共债务”,也就是美国政府向个人、公司、州或地方政府、联邦储备银行以及外国政府等实体发行的有价证券。
中国5月减持24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683亿美元,是今年4月首次加仓后的再度减持。
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且总体呈减持趋势。2024年1月中国减持186亿美元美债并开启“三连降”,同年2、3月分别减持227亿、76亿美元美债,4月则增持33亿元美元美债,为2024年首次加仓。
英国5月增持131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234亿美元,持仓规模位列第三。
美国一直试图说服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规模,从而可以缓解美国的财政压力,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中国曾经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不过如今日本已经取代中国,成为拥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美国对于日本购买美国国债是有所担忧的,因为日本的体量不够大,如今的日本已经不是第二大经济体,最近几年日本的制造业不断下滑,对于美国来说,如果中国增持美国国债,对于美国的好处更多。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加速推进去美元化进程。中国不仅大量抛售手中的美国国债,还在大幅增持黄金等避险资产。想要把“保护美元”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无外乎因为美元背后代表着的霸权,以中国为首的大量发展中国家已经在努力崛起,加快“去美元化”,总有一天会动摇到美元的地位,动摇到美国霸权的地位。去美元化的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演进,金砖国家、非洲、东盟等地区都在积极讨论放弃美元,转而采用本币结算或是通过货币互换来推动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