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娜
昨天,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市场监管制度规则不断完善,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作用有效发挥,市场秩序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据了解,2023年,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到1.84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达到1.2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66.9%。为进一步增强个体工商户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精准有效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
市场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
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蒲淳重点提到,为健全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规则,市场监管总局先后推动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新修订公司法及其配套规则出台实施,修订反垄断法、推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推动修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出台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等制度,为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我国市场秩序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市场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全系统共查办案件31.5万件,罚没金额17亿元;全国12315平台接收投诉举报咨询同比增长33.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4亿元;实施汽车召回150次、667.8万辆,消费品召回485次、312.9万件。
此外,在全国12315平台接收的投诉举报咨询中,有一部分涉及网络交易中产生的消费纠纷。蒲淳表示,在监管手段上,完善了市场监管领域的智慧监管规则,初步形成了及时感知、快速反应、系统监管、主动服务、融合共治的智慧监管体系和模式。目前正在加快国家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建设,提升平台经济领域重大风险的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近年来,我国着力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据介绍,2023年,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到1.84亿户,企业活跃度同比提高0.69%,退出企业平均寿命延长0.64年。
量多面广的个体工商户在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已经达到1.2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66.9%。蒲淳强调,作为个体工商户的“娘家人”,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进一步增强个体工商户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精准有效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
今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还会同有关部门,针对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和开办餐饮店这三项群众经常遇到的、涉及部门比较多的事项,推行了“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通过制度、业务、技术这三个方面联动创新、深度融合,“群众多头跑、反复跑、来回跑”的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目前,企业信息变更环节由7个压减到1个,提交材料减少13份,审批时间减少6个工作日。企业注销办理环节由10个压减到4个,普通注销办理时间由原来最快70天缩短为目前最快46天,其中还包含了法定公告期45天。开办餐饮店将办理的承诺时限由37个工作日压减到15个工作日,提交材料减少14份。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稳步向好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竞争协调司司长周智高介绍,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上持续发力,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这两年来,市场监管总局深化重点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强化医药、建材、汽车、公用事业等民生领域监管执法。2022年以来,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60件,罚没金额超过25亿元,推动市场竞争秩序稳步向好。
同时,支持指导经营者加强反垄断合规建设。今年4月,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修订发布《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细化具体垄断行为合规风险要点,建立反垄断领域合规激励制度。
周智高透露,目前,市场监管总局正在加快制定《经营者公平竞争合规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积极推动形成企业主动合规、政府有效引导、社会广泛支持的多方共治格局。
上一篇:彩票中奖缴纳个税如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