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晖
8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南下,到海南调研商业航天发展和安全监管等工作。他强调,要强化创新驱动,严格安全监管,扎实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目前,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具备发射能力,正全力备战今年第三季度首发任务。
新兴产业
商业航天,是新质生产力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在新兴产业这一赛道中,“商业航天”备受外界瞩目。
长期以来,我国航天的发展模式一直以国家重大发射任务为主,商业火箭的发射需求始终排在次要位置。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度提到了商业航天——“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商业航天等新增长引擎。这也是“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国务院领导的调研足迹中,“商业航天”也成了关键词。
今年6月,张国清在广东、上海调研期间,前往商业航天企业;8月,他又前往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调研商业航天发展和安全监管。
张国清提到,要“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促进创新主体有序参与,持续提升商业航天发展水平”“推进商业卫星和火箭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用户排长龙
公开资料显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我国第一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于2022年7月在海南文昌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主要承揽国内外火箭发射业务。
对于我国来说,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有着重要意义。
卫星、火箭、发射场构成了商业航天的硬件基础。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天梁此前表示,“有了商业发射场,商业航天的产业链是闭合的,在商业航天方面,我们真正实现了全链条的商业化、市场化。”
商业发射场还未正式“营业”,用户就已经排起长龙。
今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提到:
此次调研期间,张国清指出,要着眼满足未来发射需求,稳步推进商业航天发射场建设,优化运营管理流程,不断提升发射能力和效率。
增强安全管控能力
除了发展,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
调研期间,张国清提到,要统筹发展和安全。
张国清强调,针对商业卫星、火箭、发射场等全方位完善基础性制度安排,强化质量安全过程管理,加快构建标准化制度化的商业航天发射组织管理模式,切实增强安全管控能力。
在监管体系方面,张国清说,建立完善覆盖商业航天科研、生产、试验、发射、测控、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监管队伍和监管能力建设,确保全链条各环节安全可控。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即将迎来首次火箭发射任务。
6月30日,官方报道称,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具备发射能力,正全力备战今年第三季度首发任务。
8月15日,海南省委书记冯飞、省长刘小明调研了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发任务准备情况,提到“全力确保商业航天发射场首发成功”。
资料| 海南日报 央视 新华社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