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印度总理莫迪开启为期两日的访俄行程。此次是莫迪时隔5年再度访俄。有观察指出,较之以往胜选后前往邻国,莫迪此次连任后将首访目的地定在俄罗斯,可谓是一次“打破传统”的访问,凸显印度对与俄关系的重视。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将借此访向国内民众及国际社会表明,孤立俄的企图并未成功。
在访俄的“上半场”,莫迪和普京可谓是宾主尽欢,双方达成了一揽子合作项目,并就加深两国关系达成共识,场面十分融洽。但这样的态度让美国有些受不了,当即警告印度称,如果继续和俄罗斯保持合作,那么美国就会采取制裁措施。也正是这番话让莫迪开始意识到,美国对印度已经不耐烦了,“印太战略”的地位固然重要,但不排除美国会下狠手敲打一下印度。所以为了免受波及,莫迪才“委婉”的批评普京。
自从俄乌冲突之后,印度一直在致力于撇清和俄罗斯的关系,如今,在俄与西方全面对立的当下,印度不顾西方人的反对,打出反华不反俄的旗帜。即便在美国强烈反对下,仍然不放弃访问俄罗斯。此次印度和俄罗斯搞好关系,似乎更是借此撬动美印关系,由此引来美西方让渡更多的利益。另外,印度此举也是在打压中国对于俄罗斯的影响力。此次印度希望和俄罗斯、中国之间搞等边三角形的外交关系,并借此撬动美俄印,中美印,等三角形外交关系中自己的国际地位。
不过就在印度总理莫迪来到俄罗斯的当天,中国的代表团也同样来到了俄罗斯,并在双方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虽然这次双方的选择的时间有些微妙,不过这次我国来到俄罗斯的目的,不是因为莫迪的原因。原来早在两个月前,普京来华时就专门去往了哈尔滨,为以后中俄在远东的发展定下基础。而这次中国来访的目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应俄罗斯联邦会议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和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的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于7月9日至13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在圣彼得堡会见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与马特维延科、沃洛金分别举行会谈,并出席中俄议会合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当地时间7月11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了一份名为《包括扎波罗热核电站在内乌克兰核设施安全》的决议。决议由美国、乌克兰等提出,要求俄罗斯撤离乌克兰境内核设施,并要求俄罗斯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进入乌核设施等。决议以99票赞成、9票反对、60票弃权通过,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南非等国投弃权票,俄罗斯、古巴等投反对票。
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比拼,早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谁都不想认输。俄罗斯即便是军事实力再强大,依然无法抗衡欧洲国家进行军事援助的乌克兰。眼下的俄罗斯,肯定希望能够有国家帮助到自己,显然美国是不可能的,于是普京派人向中方传话,希望中国能够帮助俄罗斯一把,度过难关。
今年5月,普京的访华行程无疑将“中俄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不仅是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方面,其中普京前往“国防七子”之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学校内的师生们进行友好交流,也极其值得考究。事实上,俄罗斯自从被美西方国家猛制裁之后,其在方向上就转移到了“向东转”,将农业、经济、能源等领域逐渐转向了中亚国家,而其中最重要的“国防领域”,普京选择了最为信任的中国。
对于普京而言,北方航线的开发是俄罗斯实现战略突围、重振国运的关键一步。这一航线的开通,不仅能够保障俄罗斯的贸易和能源运输安全,还能加强俄罗斯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尤其是与亚太地区的经济联系,从而推动俄罗斯的经济多元化和国际化进程。可以说,将其称为俄罗斯“重振国运的机会”毫不为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点是必须要指出的,由于航线的主要区域都位于俄罗斯控制之下,如何确保在合作中的平等地位和话语权,是中国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