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报道,中国商务部在7月末收到中国奶业协会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代表乳制品产业提交的反补贴调查申请,请求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调查。申请书主张,申请调查产品接受了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的补贴,欧盟相关乳制品产业(企业)可能受益的补贴项目共计20项。中国商务部说,收到调查申请后,商务部就有关反补贴调查事项向欧盟政府发出磋商邀请,并与欧盟政府进行磋商,还对申请调查产品对国内产业影响等情况进行审查。
众多西班牙乳制品企业如坐针毡,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部分乳制品展开反倾销调查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在西班牙乳制品行业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不安。数据显示,2023年,西班牙出口到中国的乳制品总额高达6亿欧元,占其乳制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对于许多西班牙乳制品企业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止西班牙,数据显示,爱尔兰每年生产的牛奶总量高达80多亿升,其中大部分都用于出口,而中国,则是爱尔兰乳制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每年从爱尔兰进口的乳制品价值数十亿欧元。对于爱尔兰的奶农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自中国的订单,不仅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更支撑着无数家庭的生计。进行反补贴调查的消息一出,爱尔兰的乳制品出口商就感受到了阵阵寒意,订单取消、价格下跌……一系列连锁反应接踵而至,让爱尔兰的奶农们叫苦不迭。
此外,在中国对欧盟反倾销调查生效后,西班牙国内养殖户们开始感到担忧,害怕此类产品会成为中欧贸易战中的一个重要“筹码”,一旦中欧撕破脸皮,那自己的利益就会大大受损。就在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欧盟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后,西班牙方面明显有些慌张,国内知名食品大臣路易斯表示:期待双方(中国与西班牙)有谅解和谈判的空间,以避免对农产品和食品征收关税。西班牙另一位大臣也表示,正在努力与欧盟协商,寻找一种平衡,使其避免与中国发生“贸易战”。
中国对欧盟猪肉的反倾销调查,在欧盟内部引发了巨大的震荡,欧盟猪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是像汉斯这样的养殖户,滞销的猪肉让他们血本无归,许多人面临破产的风险猪肉加工企业也陷入困境,订单减少导致产能闲置,不得不裁员减产,甚至关门倒闭,欧盟猪肉出口商更是损失惨重,失去了中国这个最大的海外市场,他们不得不以更低的价格将猪肉销往其他国家,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欧盟猪肉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荷兰合作银行动物蛋白全球策略师谢拉德表示,欧盟对华猪肉出口全面暂停可能是一场噩梦,因为欧盟可能无法可以为这些猪肉产品找到替代市场。大家所熟悉的猪副产品,也就是猪内脏和猪耳朵之类的,欧洲国家并不消费此类猪肉产品,而且绝大多数都出口到中国。换句话说,欧洲猪副产品可能因失去中国市场导致滞销。反观中国,失去欧盟猪肉供应后俄罗斯可以补位。有分析师指出,预计巴西也会向中国加大猪肉出口。巴西一直寻求扩大出口能力,尤其在定价方面非常有竞争力。
还有,根据中方的公告,白兰地也被中国开始注意起来,目前还未采取反制措施。但这对于欧盟诸国来说,显然是一个警告。证据已经充分,至于反制与否,就要看欧盟的态度了。另一边,即使中方在白兰地方面的潜在反制还没有展开,但也已经给西班牙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根据葡萄酒杂志社的消息,今年上半年西班牙进口葡萄酒的量和份额分别跌幅了17.8%和16.16%。可以说是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这个数据还是在中国没有采取反倾销措施之前,而一旦实施,那么对于西班牙酒业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了。
在中国与欧盟发生贸易摩擦之际,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将于9月访华,计划问北京和上海,期间将与中方高层举行会晤。那么,西班牙首相访问中国都有哪些目的呢?首先,随着欧盟初裁决定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中国也果断出手反制,其中西班牙损失巨大,桑切斯想要跟中国当面谈一谈,看看事情是否还有商量的余地。在西班牙企业被打痛后,桑切斯这才紧急决定访华跟中国谈判。
这种首鼠两端的做法,最终只会损害他们自身的利益,欧盟内部需要认真思考,究竟是选择与中国合作共赢,还是选择与美国沆瀣一气,共同对抗中国。当然,中国也并非要与欧盟为敌,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贸易争端,希望欧盟能够认清形势,不要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毕竟合作共赢才是中欧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两大重要经济体,双方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