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特约评论员 白驹
起诉腾讯的契机是杨昊斌的好友上半年用微信提现了一笔五万块钱的零钱,被收取了将近五十块钱的手续费,深感不是很合理,就去搜寻了很多数据,经过初步估算,结论是微信提现的手续费其实是偏高的。
提现5万收取近50元手续费,高不高?可能站在不同人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观感。但对于并未参加工作的学生而言,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和其他平台对比之后,这种感觉会更强烈。如果经常提现,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一些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因此形成不小的压力。
而令人惊愕的是,有网友指出,“提现1毛1分钱收取1毛钱手续费,到账1分钱”。这种情形可能是个特例,但毕竟也是一种事实。而且这种情况也指向一种寻常的场景:用户抢了个小红包、得到了一小笔馈赠,或者在公号上挣了点“碎银”,这些钱要是用于微信支付时倒也方便,但一旦存到一定的数额想提现了,就立马被收费,这意味着微信有意将这些金额“拦截”在符合自己意愿和利益的范围内。这种体验感,会让用户感觉不舒服。
从自己的“微信零钱”里拿钱用,还得交费,这事始于2016年3月。在激起较大争议的情况下,微信支付团队曾对“微信转账免费以及提现收费变更”一事作出解答:基于微信支付的每一笔交易,只要从银行卡扣款,事实上不论金额大小,银行都要向微信支付收取交易手续费,这些成本一直都由微信支付承担,随着微信支付用户量和交易量逐步升高,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此次策略调整也是希望能补贴一部分巨额成本。老实说,收费只要合法就无不可,总是让微信承担来自银行方面的收入,也显得用户“自私”,不过,手续费到底多少合适,银行真正拿走的部分是多少,都值得审视。
其实,当事人的愤而起诉,诉求也很简单:希望微信在提现手续费上让步。那么,微信能不能做出相应让步呢?笔者觉得完全可以。0.1%手续费的制定,到底有何依据,长期以来,有关方面尽管给出过回应,但依然不够清晰明了,也不能令人信服。微信提现手续费如果向收费“更低”的平台看齐,并不难,这也有助于消除社会公众对于微信支付团队的争议。何况,类似“提现1毛1分钱收取1毛钱手续费”这样的奇葩场景,本就不该存在。
当然,当事人也承认,获胜难度很大。但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因质疑微信提现手续费高,多所高校停用微信支付。微信随即表示,近期微信支付启动了针对校园行业费率精细化管理的商户沟通,经过前期的意见收集与反馈,拟仅针对电商、酒旅等小部分盈利性场景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优惠费率继续提供服务。但现在看来,至少在日常提现场景中,消费者的满意度还不够高。人们希望这一现状尽快有所改变,并通过打官司等形式表达诉求,是对合法权益的捍卫,也是对微信这样的企业巨鳄的社会责任的进一步呼唤。对此,微信应该审慎对待。
微信提现收费标准实行了8年了,看上去确实难以“撼动”。对此,不仅学生群体有意见,社会公众也不悦。反过来看,微信长期为此付出的隐形“成本”也不低,真是何苦来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