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美国的国债,很多人还是觉得那是安全的投资,我真心觉得那是可笑的。美国,早已被视作发债的狂魔。看看如今的国债利息与税收收入的比例,已经超过了2009年的水平,而很大一部分人却对当下的高债务视而不见,浑然不觉。其实,这种状况明显不如1980年代的稳健。过去二十年间,利息支出一度非常高,而2010至2021年间的低利率简直是奇迹。
这样的看法我完全无法接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旦动摇,许多事情就再也无法用旧眼光看待。
信任,归根结底是一种信用。这个信用并不是你随意定义的,而是长期以来的行为表现所建立的。
不要告诉我“存在即合理”,我觉得这话扯淡。金本位崩塌,早已是必然,正如我们的婚姻制度一样面临倒塌风波。相信我,经济的核心不在于军事或外交,真正的核心是财政与金融。在这个时刻,美帝的35.4万亿美债确实是高得离谱,但过去三年里,美帝也放出了2.4万亿的资金,结果是穷人的财富增长了70%以上,而富人的财富也只不过增长了20%而已。美国的消费能力才是一个强有力的“核弹”。
网上铺天盖地地讨论,美帝一降息就会崩盘,美元就会重置。其实不然。美债利息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哪怕是35%或50%,对于美国来说都意味着还不起。美国人只能不断地印钞来应对这个日益庞大的债务。可是,当债务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财政收入根本无法支撑高额的利息,最终走向一条不归路,美元的信用也将崩塌。
如今,我们面临的问题是,34万亿的美债利息,单靠财政收入如何支撑得起?现在的利率水平,利息支出就得一万亿,而他们的财政收入也就四万亿,显然这是无力偿还的。许多国家因此开始思考去美元化。
在理论上,美联储降低利率,意味着美国的市场会扩大,全球经济也随之增长。这原本意味着中国的市场也会受益,经济会好转。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拿苹果和腾讯的事情来说,表面是高额收费,实则是在试图排挤竞争对手。即便这次没有成功,他们也能从中获取巨额利润。美联储的加息,是一切灾难的根源:失业、降薪、企业破产、股市低迷,所有这些都可以追溯到美联储的决策。
美国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与通胀作斗争,比如降低关税,允许更多中国商品进入市场来平衡物价。或者大幅降息,让美元贬值,同时积极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虽然这听起来很美好,但一旦启动可能会引发更大的资本外流与股市崩盘,制造业复兴的艰难也不容小觑,积极的效果却是可以期待的。
但真正威胁美国“铁锈带”红脖子阶层的,正是那些在美联储中把控政策的人。为了维护美元的霸权,他们不惜损害本国民众的经济福祉。而这种美元霸权带来的股市利益,往往只为少数富人所享受。大部分普通美国人,依靠的仍然是就业来实现财富的积累,而金融市场的波动则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而言,美联储的加息影响则更为明显。回顾过去二十年的股市走势,每当美联储降息,市场则如同坐上了火箭;一旦加息,股市则仿佛坠入深渊。再想想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或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那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美联储的降息并不仅仅是美国的事情,全球的央行都会随之走向宽松,这意味着全世界都将有更多的资金注入市场。作为最大的外贸国,中国经济虽面临挑战,总还是应该得到一点好处吧?
明确一点,美元降息意味着美元汇率会走低,相应地,人民币的压力也会释缓。当前,中国的M2规模早已超过美欧两大经济体的总和,说明我们的资金绝对不缺。其实,国内现在面临的难题是,握着满手的钱却找不到合适的项目来刺激经济,最终实现投资的愿望。
在商品出口方面,近年来,中国对新兴市场的出口比例持续上升,已经超过了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出口总和。这可见,传统的市场正逐渐被新兴市场取代。而受过去两年暴力加息的影响,大量资金回流美国,导致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外汇储备缩水。
总的来看,中国的汇率管理处于相对有利的局面,人民币完全可以保持稳定。如果我们能借助“非利率工具”,或者借助其他手段来稳住汇率,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将大大提高,这样一来,国内经济需求也能够更好地得到保障。
说到底,不论美联储是选择加息还是降息,这对我们其实都未必会产生威胁。相反,我们或许会逐步掌握更大的主动权。#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