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再抬头!多国就中国电池、光伏等加征关税,如何破局
创始人
2024-09-15 10:27:37
0

9月14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旗下的商务微新闻消息,美国时间9月1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对华301关税最终措施发布公告,宣布将提高部分中国商品的301关税。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此次公布最终修订结果不仅并未降低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税率,还再次提高对口罩、医用手套、针头和注射器等产品加征关税税率,同时提出拟将钨、晶片和多晶硅产品纳入加征关税产品范围。

9月10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就对电池和电池部件、半导体、太阳能产品和关键矿物等领域的中国产品潜在加征新关税开启为期30天的意见征询,利益相关方可在10月10日前就潜在措施提供反馈意见;此前,加拿大也宣布对所有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100%的额外关税,并对来自中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这些措施将分别从2024年10月1日和10月15日起生效。

中国新能源崛起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事实上,多国对华新能源贸易政策的动向都反映了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趋势,以及各国在关键技术和资源领域的竞争加剧。

随着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这些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也推动了相关设备制造和技术服务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各国能源地位发生变化。

2023年全球低碳能源转型投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8万亿美元,同比上涨17%,这一增长是由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氢能和碳捕获等领域的投资增长所驱动的。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到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

中国光伏产业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配套环境和供应链体系,成为全球光伏领导者。这改变了原来的光伏供应链格局,中国光伏如今各生产环节产量在全球市场份额均超过80%。中国提供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太阳能发电能力,风电装机容量几乎是美国的两倍。加拿大的光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虽然依旧有一定地位,但近年来其装机容量的排名有所下降,从一度位居前十跌至第20位。

多国就中国电池、光伏产品等加征关税,或是频繁提出我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其实是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恐惧。

根据2023年的数据,加拿大的光伏装机容量累计约为4.4 GW,但这一数字距离加拿大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所需的光伏装机容量47 GW还有较大差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加拿大每年需要安装约1.6 GW的太阳能发电容量。面对爆发的新能源需求,加拿大选择保护本土新能源制造业。

而美国则是既采取单边保护,又对内违规补贴。9月1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文称,当前美国一方面高筑保护主义院墙,采取多重贸易限制手段,层层加码设置光伏关税壁垒;另一方面通过《通胀削减法》和《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等法案,实施排他性、歧视性的产业政策,向其本土光伏产业提供大规模涉嫌违反多边规则的补贴,严重扭曲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的市场化运行,破坏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面对贸易壁垒,中国该如何破局?

诚然,在全球新一轮贸易竞争中,发达国家和地区依旧想延续自身优势。自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开始领跑全球,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已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伴随着出口“新三样”的亮丽成绩,一些西方国家和部分亚洲国家接连颁布新的贸易规则。

在光伏领域,美国、部分欧洲国家、印度等亚洲国家,一直通过反倾销调查、基本关税等贸易政策限制光伏进口,降低对中国光伏产品的需求。近年来美国频频拿光伏做文章,打压中国光伏产业,此前有201关税、301关税等,对光伏产品不断加征关税;欧盟出台的《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材料法案》草案,都旨在促成制造业的回流;印度自2022年4月1日起对外国制造的光伏组件征收40%基本关税,对光伏电池征收25%的基本关税。

光伏产业的贸易壁垒不仅是在关税上,还有碳足迹要求。韩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都对光伏产品的碳足迹提出要求,依靠这些“绿色”门槛对我国产品形成制约,使得“碳足迹”逐步成为发达国家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贸易壁垒的一大利器,“碳壁垒”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技术壁垒。

关于电池,欧盟出台的《新电池法案》,也提出了对一件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碳追踪,从摇篮,即采矿端,到生产,应用,以及回收,再回到电池制造。该法案已经开始执行,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碳足迹,并在2027年7月达到相关碳足迹的限制要求。

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另外,面对贸易壁垒,我们也要采取措施拓展“出海”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也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以增大在全球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我国新能源企业也要加强国际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和跨国管理等领域,提升企业的国际化运营能力,让“出海”之路越走越宽。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吴兴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城建集团董事长常永春被查,... 北京城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永春。来源:北京城建集团官网 界面新闻记者 |白帆 近日,北京城建集...
原创 高...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最近,国际投行高盛...
大湾区酒价第15期|习酒窖藏1... 习酒窖藏1988多渠道价格跌至500以下,千元名酒价格小幅回升 今年“双11”,白酒价格波折不断。...
原创 玻... 作者:拉上窗帘 有朋友发来抖音视频,内容是福建曹德旺老板和他的私人飞机。 朋友问作者这是什么飞机? ...
2024年上半年经济总量出炉:... 今年7月份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经济情况,上半年GDP总量达到了616836亿元,同比增长5%...
疯狂小杨哥杭州办公总部出租,面... 据媒体报道,疯狂小杨哥杭州办公总部出租的消息引发关注。对此,三只羊集团方面回应称,公司即将搬迁,新地...
TK公会入驻最新行情分析,现在... 随着直播行业的迅猛发展,TikTok娱乐直播公会的入驻程序引起了众多内容创作者的热议。对于希望在这个...
陕西农信兴平联社召开2024年... 为全面总结上半年经营发展情况,深刻剖析问题,科学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8月1日,兴平联社召开2024年...
2024上半年小红书营销:深耕... 近几年,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阵地。小红书,凭借其独特的UGC分享社区氛围、人群反漏...
「大算投」超越比特币?比肩以太... 在区块链技术浪潮的澎湃推动下,市场迎来了众多颠覆性创新项目,其中,Aleo以其独到的视野与尖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