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家披露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和减碳措施
在2023年年度报告中,36家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化工行业上市公司都披露了减碳量和减碳措施展现了他们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坚定承诺与实际行动。从36家企业披露的减碳量数据观察,它们的总减碳量达到了10829238.02吨,表明这些企业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不同企业之间的减碳量差异较为明显,和企业规模、减碳措施的有效性等因素有关。
披露减碳量不仅体现了企业对透明化治理的落实,更是化了减碳的实际成效,使得公众、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清晰了解企业的减排情况。这些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效提升、循环利用等多元化手段,有效削减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为行业内外树立了负责任的典范。
(2)66家披露减碳措施但未披露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
司尔特、龙蟠科技等66家企业主要侧重于减碳措施的表述,并未提及具体的减碳量,此外我们观察中还发现红太阳、贝斯美、全力泰这3家公司披露的重点在减污,雅本化学披露的主要是危废相关内容,和减碳关联不大。
(3)39家皆未披露减碳措施和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
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减碳的重要性,并将相关内容纳入年报中,但仍有一些上市公司未能在年报中公开其碳排放信息。本次的研究对象中有39家企业未在其2023年年报中披露任何减碳措施和减碳量。这一现象不仅凸显出这些企业在碳排放管理上存在明显缺口,也可能反映出它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方面的准备不足。缺乏透明的碳排放信息意味着投资者和公众难以评估这些公司的气候变化应对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了投资风险。我们呼吁这些企业加强内部环境管理,尽快采取有效搭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加强环境信息披露,提升其在碳排放信息上的透明度,共同推进长三角乃至全国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4)其他报告碳披露表现
除了2023年年报,我们还观察到4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ESG等报告,但其中8家在报告中未涉及任何气候变化相关信息。2024年沪深北交易所(A股)分别正式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指引7,其中应对气候变化章节为重点披露内容之一。因此,尚未采取行动的上市公司应当积极准备,加快公开披露碳排放数据及相关减排计划。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