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多记录刷新之际:“炒新”正卷土重来
创始人
2024-10-01 04:29:18
0

2024年第三季度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原本预期沪深IPO市场全月的“0受理”状态,被正式打破。

9月30日,上交所受理了武汉新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芯集成”)的科创板IPO申请。

该事件的发生背景,正是A股市场估值与活跃度的快速恢复。

9月26日,上证指数大涨3.61%,收复3000点大关,此后一路上扬直至9月30日报收3336.5点,年内首度站上3300点;9月30日,A股全天成交额更是达到2.61万亿元,创造历史成交天量。

A股的快速回暖,显然给IPO节奏的提速创造了更有利的客观条件,但与此同时,二级市场的“炒新现象”也在愈演愈烈。

9月30日当天,创业板新股长联科技(301618.SZ)上市首日,开盘5分钟涨幅近400%,截至收盘涨幅仍高达1703.98%;9月26日上市的新股无线传媒(301551.SZ)、合合信息(688615.SH)同样是上市首日收盘涨幅分别高达318.83%、105.91%,9月30日涨幅仍在持续,分别达到257.43%、95.99%。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时IPO审核节奏的提速以及市场供给的增多,对于当下市场回暖乃至过热时刻的炒新现象或能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一边是市场情绪的逐渐升温乃至结构性燥热,另一边则是IPO进程的悄然复苏,二者的交织即将缔造怎样的化学反应,市场正在拭目以待。

九月受理“破零”

“新国九条”后,IPO受理环节一度降速明显。

通常6月都是IPO申报旺季,因为企业以12月31日作为申报基准日可以使用3年完整报告期而不需要加期,这导致多数企业需要在6月末之前递交材料,才能保证财务资料的有效性。

但今年6月仅有2单IPO项目获得沪深交易所受理,这较2023年同期的186单受理项目出现断崖式下跌。

如此背景,加之同样作为IPO受理“旺季”的9月份迟迟未有新受理项目出现,部分市场人士甚至做好了当月“0受理”的预期。

然而在A股市场的快速回温下,IPO受理端似乎迎来了破冰。

9月30日当晚,上交所受理科创板IPO项目新芯集成,这成为102日以来沪深市场新受理的首个IPO项目。

虽然这较2023年同期受理数量仍然偏少,但“零突破”或许让不少投资人士看到乐观信号。

IPO受理端企稳的背景,或许正是近日A股市场活跃度的快速升温。

近日,A股三大指数持续上涨。

9月18日至9月30日,上证指数连续9个交易日持续上涨,累计涨幅已经达到21.52%,更是年内首度站上3336.5点;同期,深证成指的累计涨幅则高达27.48%;创业板指涨9月24日至9月30日一路上扬,累计涨幅达到36.94%。

不仅如此,成交额也创下历史记录,9月30日开盘35分钟后,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刷新历史最快突破万亿元的记录。

9月30日收盘,A股全天成交2.61万亿元,刷新历史。

参照A股历史,A股市场的深度调整往往会给IPO节奏带来影响,例如2012年开始长达逾一年的IPO叫停前,上证指数一直在2100点间徘徊;2015年IPO窗口暂停之际,A股市场也曾一度迎来千股跌停的震荡行情。

而待市场企稳回升后,IPO的审核节奏方才有所放松。

如今随着市场活跃度的快速上升,IPO的审核节奏能否得到同步复苏,正在被市场所关注。

“上新”与“炒新”齐飞

伴随着A股市场的燥热,“炒新”现象似乎也在卷土重来。

9月30日上市的长联科技开盘仅1小时,涨幅便近700%,直至收盘涨幅仍达到1703.98%,创下今年以来新股上市首日单日最大涨幅记录。

由于盘中成交价较开盘价首次上涨超过30%,深交所甚至连续两次对长联科技临时停牌。

但复牌后,长联科技一直强势增长。

按照收盘价和每股收益测算,长联科技的滚动市盈率(PE-TTM,下同)已经达到295.88倍。

这一价格已大幅领先同业可比公司。

例如,作为可比公司的东方材料(603110.SH)、杭华股份(688571.SH)PE分别为49.5倍、17.8倍。

不过同业中也有公司估值与长联科技相近。9月30日收盘,三棵树(603737.SH)的PE已经达到285倍。

事实上,长联科技的基本面表现并不突出。

作为一家印花材料公司,长联科技已有近2年业绩连年下滑。2022年、2023年收入分别为5.38亿元、5.30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7.47%、1.51%。

但上市便较发行价遭到上涨17倍的“爆炒”,足见火热行情对炒新的拉动。

这或许也离不开次新股的情绪影响。

9月26日,作为当日新股的无线传媒、合合信息双双上市,当日开盘30分钟涨幅便分别超过200%、80%,此后收盘涨幅分别一路走高至318.83%、105.91%。

攻势还在延续。9月28日、9月30日两个交易日,无线传媒、合合信息的累计收盘涨幅分别达到286.05%、106.02%。

事实上,当下的炒新热也是“827新政”IPO政策收紧以来新股受捧趋势的延续和升级。

Wind数据显示,今年初至9月30日包括长联科技在内,共有69只新股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到157.54%。

“新股供应有限,加上市场热度起来了,‘打新必赚’也在回归了。”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信风(ID:TradeWind01),“其实从去年开始,打新的收益就很不错,我们去年以来的业绩很大一部分就是打新带来的。”

2023年,314家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66.45%。

另一方面,不少公司主动压低发行价,也给其上市后的股价修复或上涨留下了空间。

例如长联科技的发行市盈率为12.75倍,但其所在行业最近一个月静态平均市盈率为18.63倍;合合信息发行市盈率为18.55倍,但行业为38.63倍。

新股供应等多因素正在推动“炒作新股”的集体非理性行为,正在给市场的平稳发展带来种种挑战。

北京的一位投资人士指出,随着二级市场回暖,若新股供应量有望上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市场“炒新”等非理性波动。

例如2022年,A股428单的IPO项目创下了高达5869.66亿元的募资额,首度超越美股市场,彼时破发行情便曾密集上演。

据信风(ID:TradeWind01)统计,截至当年末,其中超5成新股上市后出现破发。其中赛微微电(688325.SH)等新股更是上市首日即破发。

“当时科创板和创业板已经实施注册制,新股发行采取询价机制,再加上IPO数量很多,新股上市破发成为了常态,破除了以往‘无脑打新’的思路。”一位上海的投资人士指出。

参照这一情形来看,未来随着新股数量的增多,“炒新”的现象有望被遏制。

不过即便IPO审核释放积极信号,监管层从严审核的态势依然没有改变。今年9月沪深IPO终止项目数分别达到8家、13家。

年内合计沪深交易所IPO终止项目数已经分别达到143家、180家,合计达到323家。

随着二级市场的回暖,IPO受理等环节是否有望提速,市场正在拭目以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城建集团董事长常永春被查,... 北京城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永春。来源:北京城建集团官网 界面新闻记者 |白帆 近日,北京城建集...
原创 高...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最近,国际投行高盛...
大湾区酒价第15期|习酒窖藏1... 习酒窖藏1988多渠道价格跌至500以下,千元名酒价格小幅回升 今年“双11”,白酒价格波折不断。...
原创 玻... 作者:拉上窗帘 有朋友发来抖音视频,内容是福建曹德旺老板和他的私人飞机。 朋友问作者这是什么飞机? ...
2024年上半年经济总量出炉:... 今年7月份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经济情况,上半年GDP总量达到了616836亿元,同比增长5%...
疯狂小杨哥杭州办公总部出租,面... 据媒体报道,疯狂小杨哥杭州办公总部出租的消息引发关注。对此,三只羊集团方面回应称,公司即将搬迁,新地...
TK公会入驻最新行情分析,现在... 随着直播行业的迅猛发展,TikTok娱乐直播公会的入驻程序引起了众多内容创作者的热议。对于希望在这个...
陕西农信兴平联社召开2024年... 为全面总结上半年经营发展情况,深刻剖析问题,科学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8月1日,兴平联社召开2024年...
2024上半年小红书营销:深耕... 近几年,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阵地。小红书,凭借其独特的UGC分享社区氛围、人群反漏...
「大算投」超越比特币?比肩以太... 在区块链技术浪潮的澎湃推动下,市场迎来了众多颠覆性创新项目,其中,Aleo以其独到的视野与尖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