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欧盟关于电动车关税的谈判进展如何?对于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了回应。欧盟关于电动车关税的谈判进展如何?商务部:还存在重大分歧。何亚东在会上表示:“我想强调的是,目前为止,中方已展现最大诚意和灵活性,双方在一些领域已取得重要进展,但由于欧方始终未积极回应涉及中欧业界核心关切的问题,磋商还存在重大分歧。
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乔纳森·雷诺兹在工党政府组织的国际投资峰会间隙表示,英国不打算追随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因为英国企业尚未提出相关投诉、要求英方进行调查。此外,他还表示,接触是件好事,英国“需要与中国进行更多接触”。
编辑
这对于英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英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中国电动车的崛起,是挑战也是机遇。英国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找到平衡,如何在开放市场的同时保护本土产业,这将是一个考验英国政府智慧的难题。无论如何变革已经开始,而且势不可挡,无论是英国本土车企,还是进入英国市场的中国品牌,都需要在这场变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可是曾经引以为傲的英国汽车产业,如今竟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更加糟糕的是,英国现在还需要单独与欧盟,美国,印度等国进行自贸谈判。与欧盟关系恶化之后,法德两国看见英国就来气,因此英国想要与欧盟恢复关系,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而就算是盟友美国,在自贸谈判中对英国也是不松口。现在英国国内加入欧盟的声音越来越大,英国有点肠子都悔青的感觉,而对于美国,英国也是有苦难言。英国政客但凡是理性务实一点,以英国的利益为重,都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不应该把与中国的关系搞砸。
而对于中英关系,中方已明确表态,发展稳定互惠的中英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方希望与英方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推动中英关系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要英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并妥善处理中英之间的分歧,两国关系和合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不过,由于英国的外交政策始终受到美国的影响,中英之间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并且西方政客一贯喜欢出尔反尔,英国在这方面也是有过“前科”的。
编辑
作为欧盟内部反对对华加征关税的主要力量,德国政府和相关从业者多次公开表示反对,担心此举会损害中德之间的经贸关系,并对德国汽车产业造成负面影响。在欧盟的投票中,德国也投下了反对票,然而,最终结果却事与愿违,德国的反对票未能阻止提案的通过。这不仅暴露出德国在欧盟内部话语权的下降,也凸显了其在面对欧盟整体利益和自身利益冲突时的无奈。德国总理朔尔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会晤,更像是亡羊补牢之举。
不管是什么原因,对于民众们来说,他们只看得到,他们的生活在保守党的带领下,过的越来越差,事实证明他们需要改变了,而这个时候,带着“改变”口号的工党出现,民众们自然都选择支持工党。随着民意调查显示工党的支持率慢慢超过了保守党,苏纳克选择了“孤注一掷”,直接提前开启大选,避免时间越长导致变数越多,大选早点的话,他还可能会赢。
编辑
很多人误认为这是欧盟之间自己的事情,与英国无关,但实则并非如此,因为英国在脱欧前就是欧盟的一员,所以欧盟成员国的法律也适用于英国的法律,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关税的同时,英国也会被波及,同时也能看出英国对此的看法。的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贸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显然已经有了明显的标志,所以欧盟、美国、英国之间的争端也早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因为此前,英国已经给欧盟做出了榜样,他们坚定的摆脱了美国的阴影,走上了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获得了国际上的肯定和支援,欧盟还要执迷不悟到什么时候呢?中欧电动车关税博弈,表面上看是一场贸易争端,但实际上却是一场关乎未来发展方向的博弈,欧盟的选择,将决定他们是在全球化浪潮中继续前进,还是被时代所抛弃,希望欧盟能看清楚情况,做出明智的决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国家都无法阻挡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国,作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