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网报道,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8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中国、英国的持有量有所分化:中国减持,日本、英国增持。美国财政。2024年8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日本8月增持135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为11292亿美元,依然是美国第一大债主。中国8月减持19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746亿美元,是今年6月二次加仓后连续第二个月减持。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且总体呈减持趋势。
最典型的是日本,作为美国的第一大海外债权国,日本此前“表现不佳”,已经连续四个月减持美债,但在8月重回增持轨道,美债持仓额增加135亿美元至11292亿美元,依然是持有美债最多的国家。算上日本,世界前十大美债持有国里有8个国家在8月增持了美债,增持最多的是开曼群岛,净买入414亿美元的美债,法国的增持额也超过了200亿美元。8月减持美债的主要国家只有中国和加拿大。咱们已经连续两个月减持美债但8月减持幅度明显收窄。
中国这波减持,再次表明“看破不说破”。美国35万亿的债务就像一个吹过头的气球——撑着看上去还行,但随时可能砰一声破掉。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美债持有国,这个时候减持,不仅仅是个“风险管理”的问题,更像是一次战略性撤退。这一撤就撤到7746亿美元的存量,还会不会再降?估计得看美国接下来怎么出牌了。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50个基点的降息是一个“强有力的行动”,同时表示美联储并不认为“降息行动慢了”,而是认为这是“及时的举措”。鲍威尔指出,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已从7%左右的高点降至8月份的2.2%,这表明通胀已经“显著缓解”。不过他同时指出,在通胀下降的同时,美国就业市场出现一些疲软迹象,过去3个月的平均每月就业增速明显低于今年早些时候的水平。与此同时,失业率上升,劳动力市场状况不如此前预期。
这降息的消息一出来,全球市场都跟着晃悠。美国股市一开始还挺兴奋,后来就跌回去了。黄金价格也是先涨后跌,商品市场也跟着受影响。这一波操作,标志着美国货币政策从紧缩转向宽松,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不小。再说说对中国的影响。美联储这么一搞,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的情况会慢慢改善。如果美国真的进入降息周期,中国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就少了,调整的空间和幅度都能更大点。
美联储在公开声明中表示,美国经济相对稳健,失业率有所上升但仍处于低位,通胀朝着2%的目标取得了进展但仍有些偏高。上述这段话每一句都是前后矛盾的,那么美联储为什么要这么解释呢?因为他们希望把美国降息对国内资本市场、对国际货币市场的影响降到可控范围。由于此前美国的8月通胀数据在下降,而失业率在上升,市场会认为美国快速降息肯定是经济有衰退迹象。然后资本市场会发生恐慌性抛售,到时候踩踏事件引起股灾,股灾又引起美国的其他泡沫资产一同下跌。
听起来降息一片“光明大道”,但好事总有它的另一面,我们要擦亮眼睛,降息可能会导致物价猛涨,大家一窝蜂地去买东西,货物却慢慢减少,这时候想买的东西可能就得涨价,我们可不能让自己后悔,明明应该早早火速出手。再来看当代的投资市场,尤其是房市和股市,千千万万的人都在盯着这块“肥肉”,一旦贷款利率降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进场,可小心,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资产泡沫”的形成。
虽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月释放全面转鸽信号,美债价格因降息预期进一步走高,但是只要中美关系没有明显回暖升温,中方大幅增持美债的可能性就不高。毕竟,谁也不想在不稳定的关系下,把大量资金投到对方的债券里。中方这一抛售美债,美方可不干了。拜登政府的 “报复” 马上就来了。美国财政部 17 日发布公告,宣布制裁 3 家中国公司和一名个人。说是因为中方专家及企业与俄国防公司存在合作,帮助设计并制造了用于乌克兰战场的无人机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