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企业发展壮大,拓展海外市场,本来是一件好事儿,但出海之后,遇到的很多事儿也让人意想不到。这不,天津企业金桥焊材就发现在国外有人侵权了。该如何化解这些“成长路上的烦恼”?看市贸促会给出的高效办法。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金桥焊材的产品出口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多了,四年前,一直干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贾志苹,也被招聘到了金桥。最近,她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儿。市贸促会的海外商标检测保护系统,发现在国外市场,出现了与金桥焊材高度相似注册商标。她们这才发现,有人把电焊条的外包装,也就是整个纸箱子作为商标注册了,这上面还有着金桥焊材最经典的桥形图案商标,普通消费者非常容易混淆。这种事,贾志苹也是第一次遇到。
贾志苹给我们算了笔账,如果处理按照常规的办法,起诉对方商标侵权,这种海外官司,从立案到审结基本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差不多数百万的诉讼费。那除了打官司,有没有其他解决方案?贾志苹他们又找到了贸促会,贸促会建有专门的知识产权服务站,由站里两名熟悉这方面情况的专家,给金桥进行服务。不到一周,专家根据金桥焊材商标在海外的使用情况、当地合作商名单、适用的商标保护法律法规等资料,给出了一份具体的应对指导意见书。
最快、最经济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当地知识产权机构,金桥向被抢注的商标发起无效申请,并追回部分损失。进一步为金桥这样有国际业务的企业,做好知识产权服务,今年,市贸促会又在海外成立了9家服务站。(津云新闻编辑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