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17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8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中国、英国的持有量有所分化:中国减持,日本、英国增持。美国财政部2024年8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8月增持135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为11292亿美元,依然是美国第一大债主。中国8月减持19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746亿美元,是今年6月二次加仓后连续第二个月减持。
而除了减持美债之外,中国增持黄金储备也按下了暂停键:据外汇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中国黄金储备已经有5个月时间没有披露黄金储备的增加了,目前我国的官方黄金储备是7280万盎司。不过,虽然我们在抛售美债,也没有增持黄金,但受到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的影响,我们的外汇储备还是增加至33164亿美元,时隔9年后,再次站上了3.3万亿美元的大关。
近年来,随着美国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国债规模也随之迅速攀升,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9月,美国政府的公共债务已经达到了35.5万亿美元,而在2023年底,这一数字还仅仅是34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在短短一年内,美国的国债就增加了超过1.5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债务规模,不仅让美国国内的财政压力倍增,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只有英镑和美元先后扮演了世界主要货币角色。这一方面说明国际主导性货币往往需要具备包括所属国家综合实力在内的硬支撑,另一方面也说明替代者的出现和行为空间扩展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欧元的横空出世和一度走强曾令美国金融资本家担心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日子屈指可数了。
金砖国家持续推动去美元化进程之际,据法新社、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当地时间10月23日,欧洲央行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呼吁美欧“保持警惕”,同时呼吁捍卫欧元和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货币的作用永远不应被视为理所当然,”谈及美欧货币和支付体系时,拉加德援引数据称,美元现在以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主导地位,目前美元在所有交易中占比约为50%,而欧元仅略低于20%。她同时指出:“不过,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和谨慎。”
要知道,2022年俄乌冲突发生后,美西方一脚把俄罗斯踢出SWIFT支付系统,使得俄罗斯能源经济遭受了重创。在这个背景下,俄罗斯加快了停止使用美元结算,与使用本币的国家贸易的步伐。目前,俄罗斯与中国在双边贸易中国的本币结算达到了95%的占比,可谓是双赢啊。现在普京主张建立一个新的支付系统就能促进金砖集团成员之间的贸易,还能打造一股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与西方抗衡,以此改革全球金融体系,彻底终结美元金融地位。
2024年10月,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全球经济论坛上,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金砖国家是不是要搞什么‘去美元化’?”这个问题背后,实际上揭示了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随着金砖国家的不断扩容与发展,它们对美元主导地位的挑战也愈加明显。所谓的“去美元化”,并非几个国家暗中策动的经济阴谋,而是全球经济变化的自然结果。
之前就有不少欧美媒体访华,美国实质上已经进入战略衰退区。这并不是讲几次降息或一个经济起伏期所决定的。9月非农数据公布后,美债全线崩盘。10年期和2年期美债收益率纷纷站上4%,甚至一度又开始倒挂。现在美联储是降息了,美国也可以发新的美债了。可现在美债没了高利息的支撑,购买美债的国家是越来越少了。
人民币在美元的压力下处境艰难,但我们并非毫无准备。首先,我国拥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是我们的坚实后盾。一旦美元发动攻势,我们便可用外汇储备进行反击,稳定人民币汇率。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人民币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我们正致力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其在国际贸易与投资中发挥更大作用。如此一来,即便美元退出,我们也无需独自承受压力。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立足仍需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