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人民日报消息,欧盟委员会发布消息,表示已结束反补贴调查,并且做出决定,要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BEV)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
相关决定会于《欧盟官方公报》上予以公布,反补贴税已正式开始实施。
中国出口生产商在抽样范围内的将被征收如下反补贴税:比亚迪为17.0%、吉利为18.8%、上汽集团为35.3%;其他合作公司将被课以20.7%的关税;特斯拉在提出个别审查请求之后,将被征收7.8%的关税;所有其余不合作的公司则将被征收35.3%的关税。
就在欧盟委员会通过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的当天,德国大众集团宣布计划于明年2月28日前关闭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奥迪工厂。有欧洲智库人士针对此事表示,欧盟的这一举措会拖累欧洲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在当前面临发展困局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欧洲车企并不希望通过加征关税的方式来提升所谓的竞争力。对于欧盟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件事,欧洲企业界人士十分担忧,他们认为此举会损害中欧经贸关系,并且期待能够早日通过谈判来解决相关问题。
对此,欧盟轮值主席国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称,欧盟委员会在冯德莱恩的领导下,全然不顾成员国以及欧洲大型车企的意见,坚决要对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征收关税。这一做法再次对欧洲大陆的竞争力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并不符合欧盟以及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利益,“她将欧洲拖入了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匈牙利国家经济部工业事务副国务秘书纳吉·亚当指出,欧盟所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是有害无益的,这种行为不会让欧盟的决策者们获取到他们所预想的利益。
欧盟执意推动有关对华关税的提案,在欧盟的这一决策中,法国始终是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强力支持者之一。中国商务部宣告对从欧盟进口的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在此之前,中方已经针对欧盟的多项产品展开调查,这些产品包含乳制品、猪肉产品、化工产品以及白兰地。欧盟媒体纷纷揣测,中方的上述行动是针对欧盟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的报复性举措。此消息一经传出,法国烈酒生产商的股价便遭受沉重打击。
中国市场业已成为法国干邑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若受波及,将致使法国经济重要板块的利润下滑。此外,法国的奢侈品行业对中国消费者有着极高的依赖程度。像香奈儿、路易威登、爱马仕等法国奢侈品品牌,长久以来一直备受中国高端市场的青睐,魅力始终不减。试想一下,倘若中国开始对奢侈品征税或者加强海关管控,法国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或许会大幅降低。
就在这一关键时期,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于上海开展第七届进博会筹备工作之际,会见了来华参加进博会的法国外交部外贸部长级代表普里马,双方就近期中法经贸合作以及中欧贸易摩擦的相关事宜深入地交换了意见。王文涛指出,中欧技术团队正在开展第二阶段的磋商。尽管贸易政策事务隶属于欧委会的权限范围,但法国身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应当发挥积极的影响力,促使欧委会真正地拿出诚意,与中方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从而尽快达成一个双方业界都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
欧盟委员会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最高达45.3%的所谓“最终反补贴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普里马的到来本应成为缓和中欧经贸摩擦的一个交流契机。然而,此次交流的实际效果却并未达到外界的预期。
尽管普里马在会谈期间着重指出,法国并不希望欧中当下的贸易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而是期待双方经由磋商来化解贸易分歧。然而,其在4日接受采访时宣称,法国期望通过谈判来解决贸易争端,“但在关键问题上不会屈从于压力”。
在中方看来,若法方期望中国停止反制举措,那么法方必须纠正其错误做法,推动欧盟舍弃不合理的对华关税政策,唯有如此,中欧贸易形势才能够回归正轨。
尤其欧盟的相关做法,令众多受到影响的欧洲企业颇有怨言。这些企业心里很明白,是欧盟率先挑起事端,于是它们集体提出,要停止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关税措施,以避免贸易战爆发。然而,欧盟委员会口口声声宣称“保护欧洲企业”,实际上却是追随美国玩弄政治手段,所谓促进欧洲产业不过是幌子,在关键领域打压中国才是其真实目的。
军事专家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近些年,北约国家不断向亚太地区部署军事力量,这是北约亚太化的一种具体表现,这种行为释放出错误信号,对地区和平稳定是不利的。在此种背景之下,《海军新闻》1日报道,法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即将出发前往“印太地区”,而且可能对日本和菲律宾进行“历史性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