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近日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50%至4.75%之间,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关于是否会因特朗普要求而离职的连环追问时,美联储主席罗姆·鲍威尔连答四个“不”,简短但有力地表明了态度。因为特朗普经常抨击美联储及其独立性,早在他上一次担任美国总统时,他就曾扬言要“炒”掉鲍威尔,但彼时鲍威尔也明确表示拒绝。
纵观美联储94年的历史,政治与货币政策的博弈从未停歇。1913年成立之初,美联储就被赋予独特的半官方机构地位,这种制度设计本质上是为了确保货币政策不受短期政治周期的干扰。数据显示,美联储的政策独立性与美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密切相关,1980年代以来,美国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当前美国通胀形势仍然严峻,最新数据显示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3.7%,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
鲍威尔的讲话和美联储的政策路线表明,尽管美联储保持独立决策的立场不动摇,但政治对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不可忽视。若未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但通胀压力升高,美联储将不得不通过加息等手段抑制通胀,这可能会对经济带来短期影响。在特朗普政策可能带来财政刺激的前提下,美联储的未来政策路径将更加谨慎。特朗普与鲍威尔之间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政坛和经济管理体系中权力分立和独立性的微妙关系。
鲍威尔对“经济强劲”保持乐观态度,并宣布适度降息的决定。然而,外界早已对这一乐观预期产生质疑。当前美国的经济结构问题根深蒂固,全球供应链危机、能源价格高企等因素持续压制美国经济增长。美联储的“适度降息”政策是否真的能如鲍威尔所言,维持经济增长,仍是一个巨大问号。而随着通胀飙升,若美联储在特朗普压力下被迫放松政策,美国经济无疑将面临更大的风险。鲍威尔的“拒辞”宣言,无疑是对特朗普潜在压力的提前回应。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是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他支持“允许总统干预美联储政策”的想法。报道称,美国犹他州共和党参议员迈克·李此前在社交媒体上呼吁美联储“听命于总统”。作为回应,马斯克发布了“100”表情符号,表示完全赞同。马斯克的评论虽简短,却反映了可能在下届特朗普政府中形成的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更广泛施压运动。
根据“马特组合”此前的计划,旨在控制联邦支出的效率委员会或将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横空出世。届时,马斯克可能将以算法模型、数学及物理综合的方法,大幅削减联邦机构。目前的计划是使7万亿美元的联邦支出缩减至少2万亿美元。马斯克多次誓言,“我们的官僚机构非常庞大,监管也过于严格。我们需要让美国的建设者自己去建设。”有怀疑论者认为,对于依赖负债的全球最大债务国-美国来说,这几乎是天方夜谭。
美联储一旦被新政府掌控,作为特朗普从龙之臣的马斯克在未来的经济布局上,将更加无所顾忌,甚至可以影响整个美国的经济政策方向。如果一旦得逞,对美国和世界什么影响呢?美联储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最后屏障”,也是全球投资者最重要的信用支柱。如果美联储沦为白宫政策的附庸失去独立性,制定的货币政策会彻底失去市场导向;最直接的后果是全球对美元的信心将急剧下滑,资本将疯狂涌向避险资产,全球市场也将一片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