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水产品大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以“新格局 新动能 新机遇”为主题,设立了一场主论坛、十二场平行论坛、专题会议和活动。大会聚焦水产品贸易与市场、传统与新型流通消费渠道、消费潜力与新增长点、品牌实力和品牌价值提升,创新与跨界融合发展,链接优质资源,激发健康消费活力。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王欣太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中国水产品大会”创立于2020年,在过去的四年中,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带领和团结行业攻坚克难,突破困境,增强水产品供应链韧性,在确保水产品持续安全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球水产行业大环境变化的同时,我国水产养殖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趋势。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指出,1989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自此一路领先。虽然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水产品仍需面对多样挑战,但也有很多积极因素并存。如我国自贸区建设可以优化供应链,利于进出口。产品创新等也为中餐出海带来机遇。而结合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方便、快捷的加工水产品同样具有成长机会。
在主论坛的发布会环节,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联合FAO发布了中国水产品市场准入报告,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行业相关方发布了水产品可持续追溯指导通则团体标准。
会议同期召开多场分论坛和专题研讨,聚焦水产品供应链创新发展、进口水产品国内市场拓展、水产品品牌赋能、水产品消费与市场、水产品营养与功效、企业渠道创新发展、水产品国际贸易与市场、水产种业发展、蓝色食品认证与市场准入等议题,分析研判发展趋势。围绕对虾、罗非鱼、鱿鱼、鳕鱼、三文鱼、巴沙鱼、金枪鱼、金鲳鱼、大菱鲆、海鲈鱼、石斑鱼、鱼胶、河鲀等贸易与市场内容,探讨水产品产业创新和发展之路,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
为帮助行业企业把准机遇动向、研判发展趋势、保持产业韧性、推动资源对接和优化配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已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中国水产品大会,在促进行业发展、凝聚行业智慧,帮助产业应对外部挑战和内部压力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已成为国内外水产行业定期聚会和交流的平台。
受访者供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