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邓奇把跨境电商经验带回安徽老家,速卖通上出现了第1家注册在宣城的企业。3年多过去,这个数字变成了200多家。
3年多过去,宣城兴起了十几家规模性服装工厂,2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在速卖通上抱团发展。这座“电商底子”很差的城市,靠后天努力,如今跑成了行业里的“尖子生”。
通常情况下,涉足跨境电商的人们会倾向于前往如深圳、杭州这类电商氛围浓厚的城市。即便不具备直接的电商背景,也至少要求有稳固的产业支撑,并在供应链稳固的前提下挑选合适的电商平台。
然而,邓奇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2020年,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深耕多年的数字化网络营销领域,孤身一人前往江西上饶,向朋友学习跨境电商的运营之道。朋友经营的是速卖通平台上的童装业务,邓奇便也跟随其脚步,经过数月的刻苦钻研,逐渐掌握了这门生意的门道。
为了将事业推向新的高度,邓奇开始思考成功的必要条件。在确定了“供应链”与“团队”为关键因素后,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返回自己的家乡宣城,从零开始,创办服装厂。
邓奇重返宣城,并非寻求“家乡的庇护”,而是决心在此地自主创业,从零开始。
宣城,坐落于安徽省东南一隅,这里缺乏消费产业的繁荣,也未曾孕育出电商的萌芽。它最为人所知的,或许是其作为“文房四宝之乡”的美誉,以及因宣纸发源地而享有的盛名。
谈及服装产业,邓奇坦言:“在这片土地上,几乎一无所有——没有服装原料供应商,没有面料商,缺乏运营专业人才,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更别提跨境物流体系了。”
邓奇依据其一贯的逻辑思维方式继续探索:“若要填补这些空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他意识到,尽管宣城本身资源有限,但其地理位置却颇为优越。它东接杭州市、湖州市,北邻常州市、无锡市,这些地区均为纺织行业的重镇,驱车不过两三小时即可抵达,若再驱车半小时,还能到达被誉为“国际纺都”的柯桥。
为了破解人才短缺的难题,邓奇找到了在供应链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挚友周俊,两人携手共创童装工厂。随后,他又邀请了在杭州经营速卖通店铺的朋友陈家宣加入,由其领导运营团队。至此,宣城的速卖通“黄金三角”正式形成。
订单量持续低迷,让邓奇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整整半年。他时刻关注着买家的消息,生怕错过任何一丝商机,甚至在停电时也要跑到网吧去处理订单。
转机出现在2021年9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上饶的朋友工厂被迫停工,于是拜托邓奇帮忙生产一批男装。邓奇惊讶地发现,朋友已经不再经营童装,而是转向了男装市场。在朋友的解答下,他得知男装市场火爆,订单量大增。
经过一番深入的市场调查后,邓奇果断决定进行业务转型。
转型之后只花了两个月,邓奇就迎来了第一次销量爆发。
上饶的朋友卖爆的品类是数码印花T恤,邓奇不想一味地模仿,便花时间在这个品类里找差异化。他发现,同行做的都是3D数码印花T恤。
在印花T恤里有3D印花和2D印花技术。3D印花指的是将一张设计图重复性地覆盖在T恤上,日常中见到的一件T恤上铺满了LOGO(标志)或者图案,往往用的就是3D打印技术;2D印花T恤上只有一个单独的图案或者LOGO。
要实现3D打印效果,必须用热转印技术才能将设计图上的图案转印到面料上。而热转印实现的温度至少是200℃。由于涤纶的化学特性使得它适合在高温下进行印刷,所以一般情况下,3D打印的T恤材质都是涤纶的。
邓奇想做质感更好的纯棉数码印花T恤。用纯棉面料做数码印花,要先给面料上浆,在印花完成后还要进行烘干和水洗。总得来说,一件纯棉数码印花T恤的出厂价,是同款3D印花T恤的2倍。
虽然成本更高,但这也是区别于同行的差异化产品。思考之后,邓奇为工厂配备了机器,开始做纯棉数码印花T恤。
转型是在9月,两个月后,团队迎来了“双11”,也迎来了第一次大爆发,“平均每天的单量在三五百单,到‘双11’期间,每天的单量翻了五六倍,达到了三千多单”,邓奇回忆道。
“双11”的爆发让他瞬间有了做下去的信心,“这个事情有搞头”。
在宣城,邓奇很难找到资深跨境电商运营。在店铺运营上,他很难赢过深圳、杭州的店铺。他想,既然找不到厉害的运营,那么不如把这件事情交给平台,做“全托管”,将精力全放在供应链上。
对他来说,全托管模式下的经营很简单,只需要把货品上架就好。他将美工团队扩充到20多人,由美工承接平台上的各种定制订单,自己则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供应链上。
这几年,他陆续开出了3家工厂,重点研究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喜好变化,做好设计上的差异化。“在平台观察数据,就能判断出不同节点的流行元素,在此基础上严格把控质量,慢慢地就能跑出护城河。”
2023年夏天,速卖通重点发力日韩市场,邓奇也迎来了事业的新高峰。“我们做的纯棉T恤大部分都是黑白灰色,刚好符合日韩消费者的喜好。就看到订单一下子涨了起来,产能拉爆了。”最高峰的时候,日韩两个国家的订单,占了邓奇所有订单的一半以上。
每天,1万多个订单从他的工厂发出,接着被送往杭州的菜鸟仓库,之后被发往全世界。
“最开始我们是用一辆面包车来装货,那时候一天最多卖2000单,就这样慢慢地送着。后来换了一辆中型‘依维柯’货运车,一次能拉2吨,总共4000—5000件衣服。到了2023年11月,‘依维柯’已经装不下了,我们又买了一辆载重6吨的大车。到现在,这辆大车每天都塞得满满当当,有时候还要拉两趟。”
转型后,邓奇的事业可以用“三级跳”来形容。2023年,他公司在速卖通上的销售业绩是5000万元,2024年只花了半年就超过了这个成绩。最近,速卖通“双11”大促正在进行,看着每天被塞满的大货车,他觉得年销售额破亿元不是问题。
近年来,邓奇一直致力于推动宣城的创业者加入服装行业。
自邓奇在宣城从零开始建工厂、涉足跨境电商以来,尽管他的业务日益壮大,但始终未能形成规模效应。他意识到,仅凭个人的力量,很难让宣城的服装产业蓬勃发展。于是,他开始积极扶持身边的亲戚朋友加入这个行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宣城与服装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升地方产业的整体竞争力。随着邓奇对同行的不断扶持,速卖通等电商平台也开始关注宣城这个新兴市场。2023年,速卖通针对宣城市场举办了50多场招商会,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创业者的热情,推动了宣城的跨境电商热潮。
到了2024年,宣城本地已经涌现出200多家跨境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在邓奇的影响下,选择在速卖通平台上销售服装。截至2024年10月,宣城服饰类企业在速卖通上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86%,这一数字充分展示了宣城服装产业的迅猛发展。
就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服装产业带在宣城“拔地而起”。
2023年,邓奇的合伙人陈家宣和周俊出来开办了单独的工厂,快两年时间过去,他们的工厂已经变成了两家,拥有近200个员工,日销稳定在5000单左右。
2015年毕业后,陈家宣曾去智利生活过四年。在智利时,他在电商平台上买过商品,收货时才发现东西是从中国寄过来的,这个叫做“AliExpress”的网站也是中国的。
那时候,从中国网购一件商品,3个月才能到智利。如今,他作为卖家和拉丁美洲的客户合作,几百上千件衣服只需要5个工作日就能到客户手里。
“一件定制”是宣城男装商家的特色之一。消费者将他们需要的图案上传到平台,便可以直接生成一件衣服,商家再将衣服做出来交付。“一件定制款T恤,72小时就能发货。如果是我们店里已经有的设计,那么48小时内就能发货。”
邓奇今年的“双11”也迎来了高峰,“订单量是平时的4倍”。
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三张地图,一张是安徽地图,一张是中国地图,一张是世界地图。
在这张世界地图上,他将不同颜色的小旗子贴在不同的国家位置,红色贴在了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和欧洲各国,代表他最早打下的江山;黄色贴在了南美洲和非洲部分国家,是他的“第二梯队”市场;蓝色贴在了日本和韩国,是去年新开拓的市场。他希望,有一天这张世界地图上能贴满不同颜色的小旗子。
节选自:卖家、电商在线服装品牌重仓运动赛道市场规模呈双位数增长
过去一年,各品牌重仓运动赛道,是近几年服装行业的一大瞩目现象。天猫等多家电商平台运动户外市场规模实现双位数增长,消费者购买运动品类服饰愈加多元,购买数量显著增长,消费人群规模也在同步保持增长。
运动户外品牌实现高增长的秘诀是什么?
品牌们如何把握最新消费趋势?
如何预见新一季运动户外消费热点?
基于此,【纺客传媒】将于12月26-27日在杭州举办“运动户外服装品牌峰会暨电商品牌实体转型论坛”。本届大会将邀请众多品牌嘉宾,解析中国消费品牌穿越周期的正确之路,重点围绕消费场景、全域增长(尤其线上转线下)、数字化供应链构建新智竞争力,带来关于新竞争力品牌与品牌新竞争力的深度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