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起破产说起——
最近,欧洲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Northvolt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公司创始人也选择辞职。而作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高盛将因此蒙受近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亿元)的损失。
成立于2016年,Northvolt被认为是“欧洲宁德时代”,不到8年融资150亿美元,是欧盟成立以来获得融资最多的创业公司。高盛作为重要的投资人,至少投入8.96亿美元,半年前还曾乐观地向LP表示明年对Northvolt的投资价值将增长到6倍。
短短半年,唏嘘不已,高盛不得不向LP作出回应。“我们和众多投资者一样,对这一结果感到失望。”根据《金融时报》,高盛在致投资者的信函中表示,将在年底将这部分股份减记至零。
盛宴散场,警钟长鸣——永远对投资怀有敬畏之心,花好LP每一分钱。
烧光1000亿
电池独角兽宣布破产
Northvolt一度被视为是“欧洲的希望”。
2016年,Peter Carlsson离开特斯拉,回到他的家乡瑞典,与昔日同事Paolo Cerruti共同创立Northvolt。Carlsson曾就职于特斯拉全球供应链管理部门,是马斯克的核心管理层成员。一个鲜少人知的细节是——2013年雷军到访特斯拉时,Carlsson曾出面接待,并与雷军合影。
Northvolt的诞生被寄予厚望,其宗旨是建立欧洲自主的电池生产能力,减少对中国、韩国和日本等亚洲电池公司的依赖。自成立起,Northvolt便吸引全球巨额投资,包括瑞典政府、欧洲投资银行、高盛、贝莱德以及大众、宝马等汽车巨头。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Northvolt共进行十多轮融资,总额超150亿美元(约合1000亿元人民币)。
最近一轮发生在今年1月,Northvolt获得总额达50亿美元(约合36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融资,缔造欧洲史上最大规模的绿色贷款。彼时Carlsson表示,此次融资是欧洲能源转型的一个里程碑,资金将用于扩建瑞典工厂,将产能扩大60GWh。
其实,Northvolt最初计划只在瑞典建立一家工厂——2018年,Northvolt第一座工厂在位于瑞典北部、北极圈边上的小镇谢莱夫特奥动工开建,2021年12月产出首个电池芯,这也是第一块由欧洲本土电池公司进行全面设计、开发和组装的电池。
除此之外,包括宝马、沃尔沃等欧洲知名车企也送来巨额订单,到2022年,Northvolt的客户订单量达到550亿美元。当时风光无限的Northvolt称得上是欧洲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电池工厂。
随着源源不断的融资进账,Northvolt迅速实行激进的扩张计划,在包括瑞典、波兰、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全球范围内布局电池工厂。但无法掩盖的是,Northvolt核心工厂的产能利用率极低,去年在首座超级工厂的电池产量还不到其理想产能的1%。
加上电动汽车需求增长放缓,导致客户重新调整对电池的需求。今年6月,由于产品无法按时交付,宝马取消了与Northvolt价值20亿美元的电芯采购合同,转手将该笔订单交给韩国三星SDI。
如此种种,Northvolt渐渐陷入流动性危机。财报显示,公司在2023年亏损了11.67亿美元,这一数字几乎是上一年的6倍。
面对不断恶化的经营状况和资金窟窿,Northvolt不得不做出挽救措施:今年9月宣布减员1600人并推迟三家电池超级工厂的建设计划。同时,创始团队寄希望于从现有股东那里筹集资金,但投资人们失去了信心,谈判均以失败告终。
别无选择之下,Northvolt只能在美国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而去年大约这个时候,Northvolt还曾透露2024年或2025年IPO上市的计划。
现在这家曾经融资超1000亿元的超级电池独角兽账上,只剩下3000万美元现金——仅够运营一周左右,债务高达58亿美元,是今年在美国申请破产负债最多的公司之一。Northvolt挥霍资金的速度,令人震惊。
“事后看来,我们对实现目标的时间表过于雄心勃勃了。”Carlsson反思,应该早点踩下一些扩张路线的刹车。
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大厦倾。Northvolt宣布破产之际,创始人Peter Carlsson也宣布辞职。留下曾经为之拥趸的投资人,风中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