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发展事关国家政治与经济全局。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能源企业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是整个经济的中坚骨干力量,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为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人才队伍建设是引领和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对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才能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近年来,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分公司”)始终把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建设的第一资源,通过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企业本质安全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新能源分公司坚持从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机制运用、责任落实、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应用。
完善培训管理体系,规划员工成长路径
培训管理体系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通过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法,以提升员工技能与专业素质为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能源分公司在完善培训管理体系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完善《员工岗位培训标准》《员工岗位任职标准》等10余项制度体系,完善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和岗位成长的制度体系,规划各类岗位员工的路径,让员工的岗位发展既有目标性又有接续性,既有约束性又有激励性,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清晰、学习内驱力更加充足。
二是围绕企业发展的团队人才建设,以学习型组织创建为抓手,以竞争性培养为导向,打破论资排辈的岗位晋升机制,充分考察员工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是强化个性化培养,按照选拔性培养的思路,结合员工学习能力、专业所长、优势短板及性格特点等有针对性地培养。
四是严格能力评价、规范岗位任职。结合《员工岗位培训标准》《岗位任职标准》,严格员工的任职资格审查,摒弃单一的凭工作年限、凭工作经历选拔提岗情况,重视员工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效果。
抓实培训机制运转,压实部门培训责任
培训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完善的培训机制,企业能够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表现,还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进而促进企业整体发展。新能源分公司在完善培训机制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压实用人部门培训责任,提升员工全面发展水平。坚持“谁使用、谁培训”“管人必须管培训”原则,压实各部门培训主体责任,对年度培训效果好、人才评价高的部门加大对部门负责人的绩效倾斜。
二是建立完善的岗位培训目标和成长路径。各部门建立了员工岗位成长规划,明确学历提升、专业技能提升、岗位提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让员工围绕目标完善自身短板,通过公司引导、部门实施、员工自主。
三是坚持以战代练,抓实战促实效。新能源分公司始终坚持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连续三年开展风电、光伏运维技能竞赛,充分利用场站自主预防测试等为契机,选拔储备优秀苗子进行重点关注和培养。让全员有技能提升的紧迫感和选拔任用的荣誉感。
四是抓牢新入职人员培训,打好基础。对历届入职新员工按照贵州公司集中培训、新能源分公司专项培训、运维中心跟班培训的模式,循序渐进、打牢基础。
强化培训投入和评价,服务企业人才发展
培训投入是指企业在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方面的投资,包括资金、时间、人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通过培训投入,员工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培训效果评价是衡量培训实际效果的重要手段。新能源分公司在培训投入和评价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完善区域培训考核评价机制。以“日常学习+常态化练兵+竞赛选拔+岗位提升”的方式,引导员工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岗位操作技能,充分发挥全员绩效考核作用,保障员工干与不干不一样、学与不学不一样。
二是问题导向练内功、强化培训支撑作用。公司系统通过分析,建立光伏、风电等不同专业带头人技术组,结合设备问题治理、新建项目建设、疑难问题归集分析等生产实际问题,牵头解决问题。
三是搭建风机模拟教学平台,强化实操培训。公司依托联合动力风机控制系统,一比一还原风机主控系统模拟仿真教学平台,平台具备风电机组仿真模拟实操、故障处理分析、风机仿真软件教学、电工仿真、修废利旧等功能,可对运维人员开展风电实操轮训,有效提升运维人员实操能力,有效解决了新员工接触设备少,培训周期长,理论多、实践少的矛盾。
新能源分公司目前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人才始终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决定企业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新能源分公司将继续发力,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宽员工成长平台,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行稳致远,以“同心聚力、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推动公司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文 陈光荣
编辑 贾鹏
二审 王浩
三审 王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