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零二四年接近尾声,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引起了广泛关注。美联储的利率决策尤为瞩目,预计本周四凌晨将宣布降息二十五个基点,这也意味着美联储连续第三次降息。根据CME的数据显示,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降息二十五个基点的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点六。不过,尽管降息几乎已经板上钉钉,更多的关注将集中在鲍威尔的讲话上,尤其是他对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和可能采取的进一步行动。
与此同时,全球其他主要央行也将在本周做出利率决策。英国央行预计将维持百分之四点七五的利率不变,继续坚持逐步降息的策略;日本央行的加息预期则愈加升温。市场普遍预计,日本央行将在本周加息二十五个基点,这将是自多年前以来的首次加息。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因不确定因素,日本央行或推迟这一决策,可能会等到明年再行动。
除了美联储和日本央行,市场还在关注着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尤其是美联储关注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和零售数据。这些数据将直接影响未来政策的制定方向。尽管美联储此时降息似乎符合当前经济形势,但随之而来的是对未来降息步伐放缓的预期。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降息的幅度和频率将逐步减小,尤其是在美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的背景下。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的降息决策并非完全无忧。尽管市场普遍认为降息将继续进行,但也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在明年可能会暂停降息,甚至不再采取进一步行动。尤其是在贸易政策不确定的情况下,未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谨慎。
此外,随着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变化,市场反应逐渐显现,特别是在美债市场。最近,美债收益率不断上升,30年期美债更是创下了今年最大单周涨幅。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在逐渐转向“暂时观望”,这也使得长期利率可能会进一步走高。在此背景下,美联储未来的决策将可能以更加谨慎的方式进行,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