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于去年8月通过证监会IPO备案,却迟迟没有完成上市的图达通,选择了曲线登陆港股。
12月20日,香港SPAC上市公司(特殊目的收购公司)TechStar(07855.HK)发布公告称,将与知名“独角兽”图达通(Seyond Holdings Ltd.)签订业务合并协议,此举将助力后者在港股上市。
据公告, 图达通估值为1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0亿元)。资料显示,图达通为2023年乘用车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销售收入全球排名第一的企业。
今年以来,包括激光雷达供应商在内的智驾相关企业迎来上市热潮,速腾聚创、纵目科技、地平线等多家公司提速上市。在资本市场,相关概念股也表现火热。数据显示,12月20日盘中,美股激光雷达概念股全线上涨,龙头企业禾赛科技盘中一度涨近12%。
1
上市“走捷径”
根据公告,此次TechStar与图达通及Merger Sub(图达通全资附属公司)订立业务合并协议,内容包括订立发起人禁售协议、PIPE(私募基金)投资协议等。其中,此次合并的PIPE款项投资方包括黄山建投资本、富策和珠海横琴华盖,合计款项5.513亿港元。
换言之,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将TechStar与图达通进行业务合并, 目的在于推动图达通上市。
事实上,若此次图达通顺利借壳上市,也将成为继禾赛、速腾聚创之后,又一家上市的国内激光雷达公司。
根据公告,图达通本次上市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加强研发、完善产品线、更新升级自研产线、优化供应链;同时增强全球市场业务发展能力,以及业务营运及扩展的营运资金。
据了解,港交所早在2022年便设立了SPAC上市机制。今年10月30日,东南亚电商代运营公司Synagistics在香港联交所以De-SPAC方式上市,成为香港2022年设立SPAC上市机制以来的首个并购交易案例。
实际上,香港SPAC条例对发起人资质要求甚高(实缴资产管理规模大于80亿港币,or指数级上市公司绝对高层等条件),普通IPO是先批准上市,再募资,募资由企业和券商自己独立完成,市场散户和财务投资者居多。而SPAC则是由发起人和企业共同募资,先募资,再上市,反其道行之。给整个市场以更加笃定、明确的投资信号。
2
图达通是谁
放眼全球激光雷达江湖,图达通稳稳占据一席之地。
据图达通官网,公司成立于2016年,为全球图像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苏州、上海,以及硅谷都设有研发中心。
自成立以来,图达通先后完成5轮融资,背后聚集起一众知名VC/PE:高榕创投、蔚来资本、富达资本Fidelity、淡马锡、大钲资本、中金资本、顺为资本、斯道资本、国泰君安创投、和暄资本等等。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图达通是首家实现量产的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供应商, 2023年图达通乘用车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销售收入全球排名第一。
图达通与蔚来有着很深入的合作。截至目前,图达通系列产品包括Falcon猎鹰、Robin灵雀、OmniVidi等产品。其车规量产超远距主视激光雷达猎鹰(Falcon )已作为蔚来NT2.0平台的Aquila超感系统标配量产交付,搭载于ET7、ET5、ES7、EC6等多款车型上。
2022年,图达通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量产车规级激光雷达的厂商, 迄今为止仍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大规模量产车规级1550mm激光雷达的公司。其“猎鹰”系列雷达可以满足250米的有效探测需求(目前市场上较便宜的主流车型搭载的905mm雷达仅能满足125m左右的探测距离)。
近日,图达通正式摘牌“2024年苏州市智能车联网实验室建设单位”,并斩获 “江苏独角兽企业”称号。
事实上,除了车载市场以外,图达通还将通过新产品布局在超2000亿的机器人市场以及超4000亿的智能化交通市场,以创造更加可观的营收规模。
而在“车路协同”方面,图达通早前已直接参与建设了苏州高铁新城一期二期与三期项目、北京亦庄项目、苏台高速S17、西北首条高等级车路协同路段、桐乡首个车路云一体化样板等项目。
3
3年半亏40多亿,借壳上市可否造血?
盖世汽车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5月,激光雷达供应商在中国市场份额排行中,图达通的市场占有率为27.5%,排名市场第二。不过在今年1-10月,图达通的市场占有率为14.6%,已下滑至第四位。
同多数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公司一样,图达通也较为缺乏造血能力。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至2023年,图达通的营收分别为460万美元、6630万美元和1.2亿美元。其中,2022年和2023年的同比增幅分别为1341%和82.7%。今年上半年,图达通的营收为0.66亿美元。但同期分别扣税前亏损1.138亿美元、1.882亿美元、2.19亿美元及0.787亿美元, 3年半时间合计亏损5.9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
从公告内容看, 亏损与较高研发成本有一定关联。相关公告表示,由于持续投资于新产品及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图达通产生庞大的研发开支。虽然图达通成本控制有所改善,但尚未完全实现规模经济,从而出现业绩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图达通的创始人兼CEO鲍君威来自百度。2016年11月,鲍君威和同在百度负责传感器技术的李义民一起辞职,共同创立了图达通,鲍君威担任CEO,李义民担任CTO。
4
国产企业占全球84%市场份额
事实上,目前业绩亏损在激光雷达行业并非个例。参考最新业绩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前三季度实现净收入为13.57亿元,同比增长3.16%;净亏损为2.49亿元。速腾聚创前三季度实现总收入约11.35亿元,同比增长91.5%,已超去年全年营收;归属股东净利润仍亏损3.51亿元,但同比已收窄69.03%。
不过,艾睿铂大中华区联席负责人、亚洲区汽车咨询业务负责人戴加辉表示,得益于光学模块设计的集成化,在规模效应和产业链集群的加持下,中国激光雷达的成本优势不断提升。例如,禾赛科技招股书显示,其2022年前九个月毛利率在44%左右,远超海外竞争者。
根据Yole Group发布的《2024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在2023年的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中国厂商依然是领跑全球,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华为、览沃(Livox)等中国的激光雷达供应商 合力拿下了全球84%的市场,其中图达通位居激光雷达销量前三,车规级激光雷达销售额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图达通早在2023年8月10日就已通过中国证监会的IPO备案。此外,公司还曾计划向美国SEC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与此同时,禾赛科技已于2023年2月9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而速腾聚创则于2024年1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数据,今年1-9月,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上车量达到99.42万台,同比增长202.10%。9月单月搭载交付量首次超过15万台,达到15.62万台;10月继续增长,达到16.04万台。在售标配激光雷达车型数量达到76款,同比增长181.48%。
长远来看,灼识咨询预测,2024年及2030年,预计中国将占据全球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的最大份额,规模将分别达10亿美元及111亿美元,该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0.1%。其中,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尤其是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目前涵盖ADAS应用)预计将出现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