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小微企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融资难问题制约着不少小微企业发展。今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旨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并存的问题,广州市迅速落实上级要求,推动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12月19日,广州市召开拼经济稳增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新闻发布会,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宏永以及广东金融监管局广州地区监管委副主任、广州地区处处长单慧敏分别介绍广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相关情况。
广州已通过融资协调机制为小微企业授信551亿元,放贷331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底,广州市市场主体365.58万,其中企业主体231.6万,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超过8成,有效支撑经济稳健运行。
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介绍,广州由市发展改革委、广东金融监管局牵头负责,成立市级工作专班,相关部门和银行机构参与,形成工作合力。各区相应成立区级工作专班,镇街成立走访小组,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将符合条件的推送给银行开展融资对接。各银行机构也成立工作专班,调动全行资源,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
高裕跃,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为提高走访摸排和融资对接效率,广州依托信易贷平台,上线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区小程序,小微企业可通过小程序主动申报融资需求。全市各级工作专班通过宣讲会、专班集中走访、银企对接、线上推广等多种形式,全面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广大小微企业可在广州信易贷平台微信小程序,自主填报融资需求,或是电话联系区级专班,配合工作人员上门走访,报送融资需求。
收到申请后,专班会第一时间初筛形成申报清单,并按照合规持续经营、固定经营场所、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贷款用途依法合规等标准,审核形成推荐清单推送给银行机构,由银行机构对接融资需求。
截至12月17日,我市已通过融资协调机制累计为小微企业授信551亿元、放贷331亿元。高裕跃说道。
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
本次活动面向小微企业,并鼓励各区结合辖区实际,将走访范围拓展至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宏永说道。
只要是合规持续经营、有固定经营场所、经营状况良好,同时有真实的融资需求、贷款用途合规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都可以借助本次机制,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积极参与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提交融资需求,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邓宏永,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邓宏永介绍,市区两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将有效促进银企融资对接,实现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的工作目标。
首先,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工作专班牵线搭桥、居中协调的作用,促进小微企业与银行机构之间的精准对接,实现低成本信贷资金直达基层,打通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其次,对于工作专班推荐的企业融资需求,银行机构原则上要在1个月以内作出是否授信的决定。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银行机构将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流程,加快办理速度,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企业,银行机构将及时向工作专班反馈。
最后,通过节约信息收集成本、压减中间环节,严厉打击非法中介乱象,广州减少放贷成本和附加费用,总体上降低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截至12月末,广州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余额1.90万亿元
广东金融监管局广州地区监管委副主任、广州地区处处长单慧敏介绍,截至12月末,广州市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余额1.90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1.6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59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融资余额8734亿元,比年初增长13.3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24个百分点,有效保障了广州市广大小微企业的基本融资需求。
单慧敏,广东金融监管局广州地区监管委副主任、广州地区处处长
除了融资难,融资贵也是小微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之一。广东金融监管局广州地区监管委副主任、广州地区处处长单慧敏表示,广东省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持续降低,现在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3.7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2%)60BP。
推高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主要是非法贷款中介。单慧敏表示,银行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过程中,要充分借助各级协调机制的力量,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有效控制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成本。要用足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科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持续清理违规收费,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利率总体适宜。
单慧敏介绍,在本次协调机制建立之前,该局已将银行机构支持普惠型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纳入考核。
为使工作机制落地见效,广东金融监管局完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在第一时间联合发改部门建立了省、市、区三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与辖内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融资调研座谈会,面对面协调推动,消除顾虑。同时,向包括增城、从化支局在内的辖内各级派出机构印发机制政策文件、开展专项业务培训。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侯翔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一图读懂设计/吴若楠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