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加强品牌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密集推出政策举措,持续推进品牌的培育、创建、提升、推广,护航中国品牌高质量发展。从设立“中国品牌日”、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等文件;到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再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民族品牌提供良好发展环境……然而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品牌发展水平仍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由品牌大国迈向品牌强国仍需付出艰辛努力。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质量第一,坚持开放合作,不断增强品牌发展动力,持续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推动中国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品牌强国。
产业因“新”而活,企业因“新”而进。从中交集团一体化清淤船“太湖之星”、1.2万吨起重船“振华30”等大国重器问世;到南方电网攻克关键技术,实现电力主控芯片“伏羲”量产、自主可控电力大模型“大瓦特”发布;再到海尔布局智慧住居、大健康、产业互联网等新赛道,深耕生命科学、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领域……近年来,我国企业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夯实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中国品牌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实践充分证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能为品牌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创新活力。
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石。对市场主体来说,质量是市场、是竞争力。西凤酒不断健全质量管控体系,提升白酒精细化酿造工艺,在口感、香气、品质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恒洁寿命实验室对产品进行严苛测试,始终如一的质量把关、匠心打造,让品牌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兴安盟大米全程严格监测,保证产品安全、优质、健康……实践证明,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紧紧抓住质量不放松,精心打造,出精品、树品牌,抢占质量新高地,打造出更多名牌,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要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持续完善国家质量标准,支持企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素质的企业家、管理人才和能工巧匠,筑牢品牌根基。
开放是品牌繁荣发展、永葆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走向世界大舞台、国际大市场,把品牌和技术打出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专门对引导品牌国际化进行部署,提出“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拓展国际市场”等一系列举措。面向未来,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切实发挥大型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中国品牌“走出去”,加快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同时,要持续办好中国品牌博览会、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等,支持企业参加海外品牌展示和推广活动,推动“中国品牌,世界共享”。
加强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我们坚信,把握机遇,以创新树品牌,以质量铸品牌,以开放亮品牌,中国企业必将更优更强,中国品牌定将绽放更大光彩。(黄宗跃)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的文章均系广西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广西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