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近日说,欧洲联盟必须购买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以弥补美国对欧盟的“巨额贸易赤字”,否则美国将对欧盟加征关税。特朗普当天在他创办的“真实社交”网站发文说:“我告诉欧盟,他们必须大规模购买我们的石油和天然气,以弥补美国对欧盟的巨额赤字,否则将把关税加征到底!!!”美国是全球最大原油生产国,也是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有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对欧盟的商品贸易逆差为1558亿欧元,说白了,就是美国在跟欧盟做生意的过程中“赔钱”了,用特朗普的话说,欧洲总是不买东西。但实际上,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欧之间的贸易逆差正在迅速缩小,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油气资源也在增多,今年第一季度,欧盟47%的天然气和17%的石油从美国进口。讽刺的是,美国是俄乌冲突的最大挑唆者,欧洲因为俄乌冲突而陷入能源危机和援乌泥潭,而美国却趁火打劫,威胁欧洲购买油气资源。
目前美国对欧洲原油出口量达到每天200万桶,占美国原油出口总量的一半多,而液化天然气出口的三分之二也都是出口到了欧洲。但即便如此,特朗普还是觉得不够,还要求欧洲采购更多能源,要不然就是与美国不是一条心,就会用关税来对付欧洲。
据环球网援引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对于特朗普在贸易领域发出的“最后通牒”,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事务的发言人奥洛夫·吉尔近日迅速作出回应。他表示,美国“也对欧盟享有可观的服务贸易顺差”,欧盟对和美国开展谈判持开放态度。“欧盟和美国经济深度融合,贸易和投资总体平衡。我们准备与当选总统特朗普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本已坚固的关系,包括讨论我们在能源领域的共同利益”。
对于特朗普11月当选后,多次对美国贸易伙伴发出加征关税的威胁,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曾警告称,特朗普对进口商品广泛征收高关税的计划将增加美国家庭和企业成本,破坏抑制通胀的进展,影响经济增长。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贸易专家赖因施对路透社表示,欧盟可通过谈判摆脱特朗普的关税。他说,“这可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然而实际上,欧洲大多数炼油厂和天然气公司都是私营的,除非当局实施制裁或加征关税,否则政府无法决定采购来源。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欧盟新“外长”近日不仅抱怨中国“利用经济影响力”对付西方,还敦促美国与欧盟团结起来避免贸易战,否则中国会“大笑”。与此同时,她还声称欧洲“不应低估自己的实力”,如果欧洲想要成为一方地缘政治强权,就需要以团结的方式开展行动。不得不说,欧洲一边用着廉价的俄罗斯能源,发展自身的工业,却一边将俄罗斯视为威胁,伙同美国共同挑起俄乌冲突。
对于特朗普来说,利用贸易战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短视而危险的策略。历史已经证明,贸易战往往导致双输局面,并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拖累。相反,只有通过谈判与合作,才能真正达成互惠互利的目的。在此背景下,中国和欧洲的关系显得格外重要。中国外长王毅曾经表示,中欧应该增强互信、密切合作,为稳定国际局势和推动人类发展做出贡献。这种呼吁不仅是对中欧关系未来发展的指引,也是在重申全球化合作的重要性。
此外,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早前也否认了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是战略性错误的说法,表示这种做法是“双赢”。默克尔称,在俄乌冲突升级后,因为“价格飙升”,德国不得不从其它地方采购天然气,如果德国在她任期内就停止与俄罗斯做生意,这种情况会更早发生。“我认为购买最实惠的天然气是合理的。”她这样说。默克尔于2005年至2021年担任德国总理。她执政时期,由于实行减少核电和淘汰燃煤电厂的政策,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俄罗斯天然气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