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美国制裁之前,华为的营收曾一度达到8914亿元,创下了历史高峰,但在被制裁后,华为的营收开始急速下滑,2021年仅为6368亿元,同比暴跌28.6%。
不过面对美国的一系列制裁手段,华为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在美国针对之中蹚出了一条新道路,终于在2023年打破了美国的封锁,推出了麒麟9000S芯片和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
如今来到2025年,华为的道路显然更宽敞了,因为现在已经传来了两个事关华为的好消息,一个是7nm工艺昇腾910C已实现供货,另一个是2024年销售收入超8600亿。
首先是华为自主研发的昇腾910C AI芯片正式量产供货,核心技术实现关键突破。
据产业链消息,华为最新一代昇腾910C AI芯片已开始向合作伙伴批量交付,这颗芯片已经被当下火爆的DeepSeek验证了。
另有消息称,昇腾910C除了向深度求索供货以外,还批量供货给了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巨头,首批大约7万颗,平均每颗仅2万元左右。
在工艺制造方面,昇腾910C基于中芯国际7nm工艺制造,采用国产自研达芬奇架构,算力表现对标国际主流产品英伟达H100,推理性能达NVIDIA H100 60%。
这无疑是继麒麟9000S芯片后,华为在高端芯片领域实现的又一重要突破,采用chiplets双芯片整合封装,晶体管数量达530亿个,整体国产化率已达55%左右。
而昇腾910C的规模化量产,对于中国在AI相关领域的发展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在英伟达高端GPU出口受限背景下,昇腾芯片可为国内大模型训练、智能计算中心等场景提供替代方案,良率及产能爬坡进程超预期,则标志着中国半导体制造能力迈上新台阶。
其次是华为轮值董事长梁华在年度总结中透露了2024年的整体营收突破8600亿元,同比增长约12%。
从2020年8914亿的巅峰跌落至2021年6368亿的谷底,再到2023年7042亿的企稳回升,最终在2024年实现同比约12%的强劲增长,华为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一场“V型反转”。
在这场逆袭的背后,既是华为技术自研的突围,更是商业策略的精准重构,在我看来,其核心在于华为采用了“三步走”的战略。
在硬件上,麒麟9000S芯片、北斗卫星通信、昆仑玻璃等自研技术加持下,Mate 60系列引爆市场,此后Pura/Mate/nova系列带动手机出货量,让华为手机回升至国内前三。
在生态上,如今鸿蒙操作系统设备数已突破10亿台,通过“1(手机)+8(车机/PC/穿戴等)+N(IoT设备)”的生态协同,使得消费者换机时间大幅缩短,并带动了全生态产品的畅销。
在市场定位上,华为的高端化定价权,直接抢走了大批苹果用户,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4年Q4华为在中国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份额达25%。
当然除了已有业务本身以外,华为还在过去几年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实现从“备胎”到“增长极”的华丽变身,2024年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50%,成为增速最快的板块。
来到2025年,可以预见华为必将实现更快速的增长,对此华为表态2025年将坚持压强式投入,每年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25%。
根据IDC此前预测,华为如果持续保持技术领先,2025年的营收有望突破万亿,成为全球首家以非上市身份跻身世界50强的科技企业。
从技术自立到生态崛起,华为的2025年注定是“破界”与“融合”之年,这家企业的进化,不仅关乎商业成败,更映射出中国科技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之路!